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国聚焦:35年,中国改革再出发

2013-11-08 09:20:0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35年历次三中全会 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体现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党代会期间的中央全会都很重要。一、二中全会一般都是人事问题。而三中全会就某一方面的问题作出重大决策。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历次三中全会研究的往往都是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这既是由于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发展的鲜明特色,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8年12月18日-2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全会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以邓小平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8年10月举行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工作以后,每一届三中全会都给人带来很大期望,每一次三中全会都决定了未来几年执政党的工作重心,这也是为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海外有这么大的关注。

 
 
 

焦点图片

组图:四川17岁男孩带着爸爸上高中

杭州西湖荷塘竟成“垃圾筒”

张曙光32岁情妇罗菲今日受审

江苏南京:亚洲最大慰安所旧址破败 遭垃圾围困

精彩热图

 
 

精彩热图

越南年轻女性的惊艳生活 灯红酒绿尺度大/图

上海遭遇今秋首个重度污染天

美摄影师曝光儿童格斗 安全堪忧

江西抚州官方回应安置房“假窗门”:系徽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