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短期缓解后打车难或反弹
距6月10日出租车调价已过去近一个月,不少乘客感觉打车的等待时间有所缩短。在交通专家的眼里,这个结果的背后有多重原因,涨价到底在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难以考量。甚至,度过这段蜜月期后,打车难问题或许重新浮现。
部分出租车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出租车涨价后,早晚高峰时段的出车率有所增长,固定地点的趴车量减少,这说明出租车的供给量相对增加。同时,从需求量上讲,乘客因价格上涨已经减少打车次数,或者转战公共交通工具。
在调价前,交通委负责人已经表示,提价并不能缓解打车难,而是为了提高司机收入和出车率,同时,将部分不急需的乘客疏散出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军也认为,调价对于打车难的缓解效果是很难用科学的数据进行考量的。
但是短期内,打车难的问题的确得到了缓解,出租车公司、司机以及交通专家对这一效果有各自的看法。
很多老司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出租车调价后的两三个月,乘客需要适应期,这段时间打车乘客会减少。出租车公司表示,调价后,一些计价器可能出现“数据漂移”现象,里程和金额可能不准确。为此,公司已经告知司机一定尽可能多地出车,查看不同车况下的计价器数据。出车率的增加可能是出于短期需要。
另外,调价后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有所增长,早晚高峰时段的低速等待费从5分钟2元增加到4.6元,报酬增加必然刺激司机出车率的提高。但是,在涨价后的一个月里,已经有媒体报道,出租车公司以各种理由趁机涨份儿钱,为此市运输管理局还处理了一家小型公司。有司机担心,未来公司很可能以各种成本上涨为由增加份儿钱,而乘客多支付的车费最终会落入出租车公司的囊中。
交通专家表示,从短期内看,无论是供给量的增加还是需求量的减少,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试想当乘客已经适应涨价后的价格,出租车司机度过了初体验,且出租车司机增收的部分不再归自己,这都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供需量严重失衡,打车难题重现。
“我们不能期望完全靠调价把‘打车难’的问题,或出租车行业内在问题全部解决。”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打车难与民众的出行习惯、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以及目前北京交通拥堵状况密不可分,解决打车难是综合措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