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北京西南四环的“总部基地”(资料图片)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多的把目光投向海外,在万科、碧桂园、绿地等房企相继出海后,"总部基地"也成立了伦敦项目组,准备投资10亿英镑,约合94亿人民币,在伦敦打造一个35英亩的办公园区。与其他房企一样,"总部基地"的目标客户群也是中国人,他们希望能够吸引中国企业的欧洲总部入驻。
不论是在英国还是中国境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总部基地有些陌生。事实上,"总部基地"集团在北京的项目也不多,只有位于西南四环的"总部基地",那里是一个产业园区,吸纳了近千家大中型企业的入驻。这种"总部基地"模式也被复制到青岛和沈阳。这次进军伦敦,"总部基地"仍打算以办公园区为主。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总部基地在伦敦的地块位于东伦敦泰晤士河畔,比邻伦敦城市机场,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诱惑。今天记者联系"总部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伦敦项目在进行之中。
负责人:伦敦项目现在正在筹备呢,没有相关的规划。我们现在就等规划呢,规划出来以后就尽快跟客户联系。
打开总部基地的官方网站,"伦敦总部基地"的宣传已赫然可见。据公开信息显示,这个叫"中国城"的项目总体量大约是35英亩,这一规模相当于北京总部基地的十分之一,但投资金额却高出北京项目整体投资一倍,高达94亿人民币。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说,总部基地的创始人许为平就是英籍华人,公司的股权中也有英国投资,去英国开发项目应该是心里有底。
陈云峰:总部基地虽然在北京只有一个项目,但是我知道在沈阳,在全国其他的地区也都有总部基地成功的例子,它的厉害之处就是把很多的产业和企业集中到了这个园区。总部基地能够走出去真的是一件好事,现在在国外真能成功的并不多,希望总部基地是一家。而且总部基地原来就有英国的资金,股东就有英国的血统,能到英国去,别认为是人生路不熟,他能到那个地方发展,不是回老家了嘛。
总部基地出海投资,是当前房地产大军海外投资热的一个缩影。据中国海外投资联合会的数据,2012年以来,包括万达、绿地、碧桂园及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万通等在内的十余家大型房企,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或明确的投资计划,总投资规模达上百亿美元。并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持续增长。
今年开年初,万科也与素有"美国头号房企"之称的铁狮门公司签约,合作开发旧金山富升街201地块。此外,碧桂园位于马来西亚的两大项目计划在今年面市;而首创置业位于法国的项目也已进入招商阶段。
绿地集团也是向海外进军的企业之一,他们的海外业务发展速度也很快,其中在韩国济州项目首批产品预售在即,逐步进入投资收获期;同时,自主酒店品牌进驻德国法兰克福。另外,绿地表示还准备复制"做国内市场的海外延伸"这一海外投资商业模式,挺进澳大利亚市场。进入当地市场,参与当地竞争,外来户能不能赚钱?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以在韩国的综合地产项目为例,介绍说,海外项目将主要针对中国消费者。
张玉良:我们在韩国在济州岛投资的酒店、商业街包括它的健康设施,包括当地韩国的医疗美容的设施,对于中国的游客到国外来消费,那它是一个可能成为首选的地方。这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市场,把中国的市场延伸到国际去做。
目前国内楼市调控愈发严厉,针对房地产的信贷政策也在收紧,房地产企业们在寻找新的市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说,中国一共有3万多家房地产企业,如今出去十几家,不能叫做大举进军,一些龙头企业尝试走出去,主要因为中国人海外投资需求很大,另外海外信贷政策宽松,土地政策也很合理。
陈云峰:我也是刚从美国回来,国外的环境实际更健全,因为房地产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法律性很强的行业,国外本身的土地就是私有的,在土地的获取上,私有权上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是咱们能够有效的当地化管理,能够适应当地的法律环境还有市场,这就是一个好事。国外有那么多中国人在外面,像万科,万科是住宅嘛,在美国北美确实是在落实土地,在搞房地产开发,受到了海外华人的热捧。现在中国房地产国内发展融资已经亮红灯了,但是在国外的融资环境是非常宽松的,利率很低,如果你这个项目策划比较好,销售包括回款包括信贷的支持都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