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5月14日,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一连7天播出了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并迅速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魔幻美食片”。在纪录片界,《舌尖上的中国》被称为“新纪录时代到来的标志性纪录片”。与此同时,《舌尖》也让很多地区的特色美食被更多人关注,给予了平凡人不平凡的生活。北京前门西草市街里在屋顶上种菜的张贵春、陕西省制作黄馍馍的黄国胜,随着《舌尖》的热播,他们也迅速走红。如今,《舌尖》播出已经整整一年,他们的生活也和从前有了大不同。
而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正在紧张的制作中,将在2014年春节期间与观众见面,不知到时,又将有多少普通人的生活会由此改变。
“疯”在股市
A股金字火腿连涨四天
根据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和胡智锋主编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3)》中的数据显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收视率最高的第四集达到0.55,超出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根据央视网的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该片的网络观看次数达到了2000万人次。
《舌尖》DVD上市一周之内,销售1.6万套,创造了纪录片DVD销售纪录。纪录片刚刚播出一个月,同名图书订单就已经突破80万册。
此外,《舌尖》开播之后5天,共有580万人上淘宝找过特产零食,淘宝网的零食销售大增,购买高峰转移到了22点到24点。片中的毛豆腐搜索增长了48倍,而火腿销量增长了80%。片中,金华火腿片段就是在A股的金字火腿公司拍摄的。受到片子的影响,前几天还在下跌的金字火腿,在5月21日至24日连续上涨,其中23日更是大涨9.08%。
“疯”在胡同
张贵春一天接待6家媒体
《舌尖》中,张贵春的屋顶菜园被安排在最后一集,张贵春说,“我那段是22日播的,播完了,23日媒体就都来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我的地址的,去年整个一夏天,媒体采访就没停。”
张贵春的屋顶菜园,原来仅仅是北京台一家媒体来拍摄,但是《舌尖》播出以后,全国的媒体都来了,甚至境外媒体都来了,“像BBC的、荷兰的、日本的、德国的全都过来了。那国内的就不用说了,那会儿基本上是媒体就没断了。”
张贵春向记者说,最夸张的一次是一天同时有6家媒体一起在菜园里采访拍摄,“那会儿也是《舌尖》刚播完,有一天6家媒体同时来了。有电视台、报社,电视台的得来拍我啊,报社得采访我啊,我是一边说着,还得一边拍。我这边说两句,然后就赶紧跑去那边说两句。那一天给我忙活的。”
“疯”在舌尖
陕北老汉30万代言“馍”
在《舌尖》播出后,第二集中制作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黄国盛,迅速被北京一家经营西北菜的餐饮企业西贝西北菜发现,带到北京,为他们代言,而代言费达到30万元。
西贝的品牌总监马燕告诉记者,这个30万元,是黄国盛30年才能挣到的,对于他来说,是极大地改善了他的物质生活。黄国盛是陕西省绥德县人,在他所生活的地方依然非常贫困,很多人还会吃了上顿没下顿,而黄国盛比较勤奋,才可以不饿肚子。“老黄特别勤俭,原来每天上顿面条,下顿面条,都不舍得吃黄馍馍,因为黄馍馍1块钱1个,一顿吃五个就是5块钱,但是如果吃面条,1块钱就可以吃饱。”而现在黄国盛的生活改善了,也舍得吃肉了,“肉多贵啊,原来黄师傅根本不舍得吃,现在也能每顿饭吃点肉了。”(晨报记者解辰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