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知音的月发行量达到300万。1999年,知音变成了半月刊。 现在知音杂志又有了《知音励志》和《知音海外版》两个版本。
在北京生活的程军曾经是一名图书发行经理,他70多岁的母亲是知音的忠实读者。“我的母亲二十多年一直在看知音,被里边的悲欢离合所打动。”
“如今的年轻人,有很多渠道去释放自己的情感,他们不会去看知音。我觉得知音的读者,很多是已经习惯了从这本杂志阅读情感故事”程军说。
去年,知音传媒集团A股谋求上市的新闻引起了讨论。一些专家认为知音档次较低,内容过于煽情,而且广告投放较少,市场前景并不看好。而同时,也有声音认为知音能有巨大的读者群,不是偶然现象。
在不久前接受北京日报的采访中,投资分析师夏天道出了知音成功的原因。如今的财经时尚类高端杂志扎推,为了吸引广告,更多面对一线城市的读者。而知音正是瞄准成千上万的二三线城镇乡村的读者。知音的成功是很难复制的。
“我们的社会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但不同的人,都会有同样的精神诉求。”胡勋璧说。也许那个工作分配和婚姻包办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也许人们有了更加方便的手机和互联网,但如今的年轻人面对着更加复杂的爱情婚姻困扰和生存压力。
胡勋璧并不认为他的杂志面对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群。但同时他也承认,知音将逐渐改变,去适应时代的需求。
但他几十年坚持的这本杂志的宗旨不会变。“宣扬人情美,人性美将永远是知音的灵魂。”
“无论你多么成功富有,生活总会遇到情感的困扰,我希望这本杂志将一直是读者的知音。”胡勋璧说。(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