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几乎没有什么市场经营经验的胡勋璧遇到了第一个难题。他曾以为这本杂志会得到财政支持,可他得到的启动资金,只有妇联给他的3万元,和7万元的借款。
“在那个月工资30元的时代,这是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可要创办一本杂志,这些钱仍然很少。”胡勋璧说。他们的第一笔开销,就是用3000元装了一部电话,不仅作为办公,更重要的是一个连接读者的热线。
胡勋璧算出要想不赔本,这本定价3毛5分钱一本的杂志,创刊期必须卖出40万本。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想到过放弃。
而胡勋璧对杂志的内容充满信心。创刊号中的一个故事,抨击了当时很常见的包办婚姻。渴望心灵和人生的自由,是很多年轻人的渴望。
杂志开印后,胡勋璧采用了邮局和零售公司发行的方式,努力把杂志投放到火车站和长江沿岸城市。胡勋璧苦口婆心地向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的零售商介绍他的杂志,他和编辑们,也骑着自行车,把杂志送到刚刚兴起的街头报摊。
很快,那本封面是一个甜美女孩的知音杂志,取得了知名度。很多零售商开始主动找到杂志社,要求进货。胡勋璧成功了。知音很快卖到了主要城市。1987年,月发行量突破170万。
然而同类杂志的出现,和印刷发行成本的增高,知音杂志的发行量在1987年后下跌。1989年暴跌到49万本。
“除去客观原因,我觉得当时主要是故事的质量下降,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读者开始出现审美疲劳。”胡勋璧说。
随后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部绩效改革,在国内期刊界率先建立一套激励奖惩制度。对于能潜心投入做采访,带来真实情感故事的记者和作者,胡勋璧给予了很大经济回报。知音的稿费一直处于国内期刊前列。直到今天,知音中出色写手的收入要高于胡勋璧本人。
胡勋璧坚信最好的故事总是来源于现实。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最大的创新就是始终尊重现实。”
知音杂志始终保留着读者热线。如今还包括一个婚恋网站及论坛,倾听人们真实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