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内陆港以九大战略“给力”陕西外向型经济
国际内陆港模式渐成内陆地区“伪秀”典范
日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再次关注制约蒙古国经济发展诸多因素,其中物流基础建设落后,对外货运公铁线路的不畅通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蒙古国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媒,锌等,如何建设有效的物流运输体系,将这些能创造和带动经济发展的资源进行有效转换,是蒙古国外交关系与贸易部长贡布扎布·赞登沙特尔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1月13日,在中国外交部驻蒙古国大使王小龙,外交部亚洲司处长陈少春等陪同下,蒙古国外交关系与贸易部长贡布扎布·赞登沙特尔率领其驻华大使策登扎布·苏赫巴特尔、对外关系与贸易部邻国局局长奥其尔·恩赫图尔等成员组成的蒙古国政府考察代表团,带着浓厚的好奇和兴趣,前往我国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对陕西省正在着力打造的国际内陆港运营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双方并就相关投资合作等事宜进行了交流磋商。
西安市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着重就西安综合保税区对西安周边及陕西省内外发展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国际内陆港模式的建成运营对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综合效应等向蒙古国贵宾做了详细深入的介绍。
“长久以来,中国就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希望能借助赞登沙特尔部长率领的蒙古国政府考察团对西安国际内陆港运营发展模式进行详细调研考察之机,促进蒙古国相关企业多来陕西、西安考察交流,共同利用好陕西所拥有的国际化经济贸易基础平台和便捷的物流口岸——西安港,为双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共赢。”韩松如是说。
在他看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的特殊政策优势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西安公路港的强大运力所构成的口岸功能平台,与区内的国内贸易区、国际贸易区、综合服务区(物流CBD)、应急物流园区、居住配套区等功能区共同组成西安国际港务区强大的物流功能互动,从而形成服务于西安其他经济板块、承接国际国内梯次产业转移的现代服务业洼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陕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战略也逐步深入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综合保税区日渐受到国内国际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陆港运营发展模式也成为内陆地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地处中国陕西内陆的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发展建设令我们很震撼、很兴奋,内陆港运营发展模式是适合内陆地区经济贸易发展规律的,应该也是同样深处内陆的蒙古国借鉴发展的途径之一。”赞登沙特尔说,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省份,陕西凭借西安国际港务区进一步显示出了其交通枢纽位置,打造区域发展开放型经济、改善经济发展结构的基础性平台,为中国西部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及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蒙古国相关机构将会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交流沟通,促进区域合作,强化与中国内陆及亚洲经济区经贸往来关系、促进双方经济共同发展。
现在,这种模式已经获得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认可,并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