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两会

>>中国在线

>>English

要闻

中国日报网>2012全国两会>要闻

两会特稿:从5次政府工作报告看“执政为民”轨迹

2012-03-10
...

体现民生情怀——党和政府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8年1月,胡小燕以农民工身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四年多来,她提出了多项建议,主张优化农民工生活与就业环境、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等,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农民工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却不能平等享受到同样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这是不合理的。”她说。

从2008年时提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2009年提出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从2010年提出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到2011年提出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再到2012年提出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5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农民工的频率越来越高,提出的改善农民工生活就业条件的政策举措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胡小燕说,消除城乡差别,让所有人享受同等待遇,我认为这正是幸福、有尊严的生活的内涵所在。

坚持改革发展,不忘惠民富民。

在国家更加注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的过程中,受益的并不仅仅是农民工群体。

许多代表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帮扶困难群体和贫困地区的决心。

住房是民生之需。全国人大代表马元祝说,今年将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保障房,加上去年全国已经新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将帮助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凸显出政府为帮助城市“夹心层”付出的巨大努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就业,既包括大学生就业,也包括农民工就业,非常切合实际。现在,不仅就业难,招工也难,政府出手,将缓解这一结构性矛盾。”来自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高晓明说。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今年我国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将实现全覆盖,保障制度普惠全民的愿景即将实现。因而,人们更加重视制度性公平,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使整个社会沿着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取向健康发展。

……

回顾5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惠及民生的举措,许多代表委员表示,这些能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部署,凸显了政府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帮扶困难群体和贫困地区的决心和力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手机问政

  • 江西南昌139****6883
    翡翠茯苓:我认为应关心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目前中国有七千万空巢老人,但老人有时很难照顾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还要照顾年幼孩子。长期如此也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应关注这一现象。
  • 山东聊城1356***6362
    我觉得城市牛皮癣(小广告)其实是个挺严肃的问题,一方面是视觉的污染乃至文物的破坏,另一方面这些地下办证、取公积金、收药等“业务”破坏了社会公信力,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国际形象。
  • 河北唐山1503***1455
    希望政府在农村改善农民生活,腾出耕地,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试点。我建议农民的水电物业及各种管理费能否考虑其耕地收成,取暖洗浴能否就地取材,集中利用秸杆沼气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集中规划耕地和养殖用地,还可以结合科技试点和开发,从多方面为农民增收。
...
...

图说两会

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