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两会

>>中国在线

>>English

要闻

中国日报网>2012全国两会>要闻

两会特稿:全球规模最大医改期待"更上层楼"——代表委员建言医改三大突破方向

2012-03-09
...

解决“以药补医”需下最大决心

“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补医’下了最大的决心,但目前来看水比较深。”在政协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即使再困难也要跨过去。”

政府工作报告道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改革指明了方向。

“总理的报告提出了医改的方向问题,可以看出经过了大量前期调研和研究。”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认为,破除“以药补医”势在必行。

“药品进医院,要给医院交赞助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这种药品流通环节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虽已缓解,但仍未杜绝。”已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多年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杨蓉娅认为,这些费用最后都将被转嫁到患者身上,“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无法解决。

据部分代表委员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调研结果显示,一些三甲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到其总收入的40%至50%,而基层的公立医院这一比重则占到70%至80%。

此外,由于医院对医生处方权缺少限制,在个人利益的诱惑下,医生也倾向开“大处方”,用“高价药”。

“降药价,应推行‘两票制’,即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李荣杰代表认为,对临床药品,用到患者身上的价格要高出制造企业出厂价格至少4倍,这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巨大的价差空间使部分流通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与医院和医生形成“利益链”,助长了医生乱开处方,从而推高了患者用药价格。实行“两票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既可以控制药品价格,又有利于大量淘汰不良的商业公司,净化流通环境,从而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在‘降’的同时,也要有‘补’。”全国政协委员徐国权建议,破除以药养医,取消医药加成,补偿机制必须跟上。让医生的价值有所体现,这样才让医生和医院有了取消医药加成的动力和能力。

“医改对以药养医开刀,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要研究政府相应的补偿机制如何跟上去。”全国人大代表刘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必须做到政府投入与取消药物加成“同步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医院正常运转,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否则,让医院舍弃自身利益去落实医改,很难真正做到位。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手机问政

  • 江西南昌139****6883
    翡翠茯苓:我认为应关心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目前中国有七千万空巢老人,但老人有时很难照顾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还要照顾年幼孩子。长期如此也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应关注这一现象。
  • 山东聊城1356***6362
    我觉得城市牛皮癣(小广告)其实是个挺严肃的问题,一方面是视觉的污染乃至文物的破坏,另一方面这些地下办证、取公积金、收药等“业务”破坏了社会公信力,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国际形象。
  • 河北唐山1503***1455
    希望政府在农村改善农民生活,腾出耕地,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试点。我建议农民的水电物业及各种管理费能否考虑其耕地收成,取暖洗浴能否就地取材,集中利用秸杆沼气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集中规划耕地和养殖用地,还可以结合科技试点和开发,从多方面为农民增收。
...
...

图说两会

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