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妇的教育账本——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一年省下400多元,不过需要打破‘边免边收’的怪圈”
【百姓故事】2005年9月,6岁的延安琪踏入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小学的校门。
延安琪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工薪族。父亲延成金是中学教师,母亲王海荣是镇政府的普通工作人员,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3600元左右。
“一年的学杂费、书本费、作业本费加起来400多元,另外还有校服、学习用品、教辅资料、课外书等费用,杂七杂八的也得有个1800元左右。”王海荣对当初的花销依然记忆清晰。
2008年9月起,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00余万名学生。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400多元钱可能并不是多大负担。”王海荣说,“农村孩子和困难家庭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这些钱可能直接影响到他能不能继续读书,甚至是以后的命运。”
不过,王海荣觉得,政府虽然连年加大教育投入,但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好处”并没有很明显地显现出来。“产生了名目繁多的‘费’——择校费、补习费等等,出现了‘边免边收’的怪现象。”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近几年,政府部门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也应看到,目前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像王海荣提到的烦恼,在城市家庭中并不鲜见。而对于广大农村家庭而言,更需要解决的是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办法,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一个白领的房价账本——
“房价有回落,但总体还是贵”
【百姓故事】“现在就买还是继续观望?”春节刚过,陈如岚怀着纠结的心情,开始到各楼盘看房。
2008年,24岁的陈如岚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眼看着身边人都在看房、买房,陈如岚也动起了买房念头。“当时愿望不强烈,所以一开始看房不上心,直到房价噌噌噌涨起来,我才感到出手慢了。”
从2009年初的低点,北京房价开始了一轮疯狂上涨。陈如岚清楚记得当时看过一个还算不错的楼盘,自己出差一周回来每平方米就涨了2000元。“100平方米就要多掏20万元”。很快,陈如岚就被飞涨的房价“甩开”了。
2010年,国家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空前严厉的调控,力度大、时间长,调控效果也逐渐体现。打折促销楼盘越来越多,二手房价格也有所松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
去年底,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陈如岚又开始跑楼盘,上网查信息,到中介问价格。虽然房价有所回落,但比起2009年的时候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比如一直关注的东三环附近某楼盘,价格已从当时的每平方米1.9万元暴涨到如今的3.5万元。“尽管收入这几年涨了,但远远比不上房价和房贷利息上涨的速度,买房还是越来越难了。”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温岭市农林局农技推广站副站长林燚: 2011年是“限”字当头的一年,“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组合重击楼市。如此高压态势下,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但多数百姓依然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房地产调控政策还要继续发力。房地产调控需要更注重长期制度发展和住房体系的建设。建议加快形成合理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除了现有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很重要的是要发展租赁市场,让更多家庭有房租、租得起。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