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邦:义渡乡邻49载 不知救过多少落水人

2012-02-29 11:22:07 来源:安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最近,阜阳市很多人纷纷议论一位平凡的人老邦:“运河口上摆渡船,49年不收粮和钱,积劳成疾离人世,送别百姓泪如雨。 ”

老邦,大号刘振邦。他所摆渡的运河,在阜南县赵集镇北边、刘振邦家所在的刘翟村的后面。这个地方历史上有渡口,也有艄公。不幸的是,“大跃进”时,老艄公死了,再没人摆渡了。两岸人来往,要上绕10里路或下绕7里多路。当时的大队部决定恢复老渡口,但却没人肯干。 1963年初,22岁的刘振邦,孤身一人无妻小,主动向干部提出:“只要给俺记工分,有碗饭吃就行了,这渡我来摆。 ”

从此,刘振邦在渡口搭草棚,带着炊具和衣被,一年365天不离岗,尽力给他人提供方便。夏季,大水频发,河面变宽,他只能睡在船上;冬天,他扫雪破冰,从不耽误过河人。每天哪怕到了半夜,只要有人喊要过河,他应一声就起身划船。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一年年过去了,刘振邦逐渐被 “老邦弟”、“老邦兄”、“邦叔”、“邦爷”所代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邦分到了地,就是无法脱身种地弄钱花。村干部也很体贴他,允许他收点摆渡费。老邦一听,摆着手说:“不行,不行,乡里乡亲的,怎么好意思呢! ”

许多人说他傻,什么年代了,还做亏本买卖?他每次听到这些话,总是笑笑。他有自己的想法:小时候拜师学推拿,老师从来不收钱,做人就要做老师这样的人。不知有多少回,坐船人当面给钱被拒绝后,就把钱悄悄丢在船板上。老邦发现后立即追上岸,硬把钱还了。他说:“我要收钱,还是老邦吗? ”有人不理解,问他油盐钱从哪里来,他说:俺养鸡、捕鱼也能弄点零花钱;如今老了,政府什么费用都给解决了,还收钱干啥?

多少年过去了,老邦不知奋不顾身救过多少落水人。他还运用推拿技术,义务为河两岸不少人治好了腰腿病。年过六旬的农民刘贵臣,年轻时干活摔坏了腿,抬到老邦面前让他治疗。没想到,经老邦拉拉推推,老刘的腿很快就好了。

2011年深秋,水浅船停,过往行人要么赤脚蹚水,要么绕道很远过桥。老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自己动手修简易桥。他弄来很多玉米秆捆扎起来,放在河中水浅处,用硬泥土压上,再找来破水泥板盖在上面,筑成一座长30米、宽1米多的“桥”。老邦已经不是当年的老邦了,70岁出头的他,由于长期劳作,患上多种疾病。今年2月3日,他突发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这消息人传人、村传村、乡传乡,传遍了颍淮大地。遗体告别那天,四邻八乡的乡亲们都来了,有位老太在灵堂上哭昏了,直怪世上没有神医。几位老人拉着儿子孙子来到老邦的大照片前说,你爸落水是老邦救活的,你妈的腿病是老邦治好的,千万要记住老邦。79岁的刘宗英大爷、老邦的朋友,一字一句地说:“你放心走吧,大家永远想念你!”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张少虎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刘振邦 大跃进 摆渡 推拿 老师  

精彩热图

围观冰冻5000年木乃伊

雷锋精神 永不褪色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