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燃烧的一团火 与雷锋精神同行
2月25日,参加弘扬雷锋精神系列活动的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雷锋班”20多位历任班长聚首北京,举行特殊班会,现任班长黄帮维向老班长们汇报。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1962年8月15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雷锋,因公牺牲。随着全国范围学雷锋活动的兴起,雷锋生前所在团——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一下子举世瞩目,被社会各界亲切地誉为“雷锋团”。
近半个世纪过去,“雷锋团”变了吗?离雷锋最近的战友们又在怎样想、怎样做、怎样看待学雷锋活动呢?
春寒料峭,记者来到“雷锋团”,融入“雷锋团”,感受到这里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的力量。
改变的是岁月,流动的是军人,永恒的则是学雷锋的优良传统和自觉精神,还有一片让千万个雷锋踊跃成长的热土。
雷锋,依然活着。“雷锋团”,始终是一团火。
随着历史的延续,“雷锋团”正在成为一个圣地:追求美好道德情操与崇高理想信念的圣地!
接力,火了一种信仰
同大多数军营不同,“雷锋团”没有围墙。
走进营区,迎面就看到雷锋全身塑像,光鲜明亮,神采奕奕。塑像高6.28米,象征着雷锋1962年8月牺牲;塑像底座高3.5米,代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963年3月5日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环绕雷锋塑像的圆形花坛,半径2.2米,意味着雷锋22岁永恒的青春。
每天早上,总会有一名战士小心翼翼地擦拭晨光中的雷锋雕像。自1996年8月15日揭幕至今,16年来,这项工作从来没有任何人特意安排,而是来自不同连队的新老战士自发传承。
“如果你不学雷锋,就没有资格到‘雷锋团’!”在“雷锋团”,学习雷锋,像雷锋那样当兵、做人、跟党走,已经成为一种信仰。无论在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在误解和冷眼面前,始终做到“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
几十年间,该团班子换了13茬,每次班子调整都要交好学雷锋这个班,自觉叫响“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先后有13任团长、10任政委被集团军以上评为先进领导干部和学雷锋典型。在营、连干部中,有51%的同志曾被评为学雷锋标兵,56%的同志立过功,绝大多数受过奖。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曾经唱遍全国,多少年来,它已经成为“雷锋团”的“团歌”。
学雷锋的典型,是人人争当的“团宝”。
新一代官兵时尚活跃,团里把大家手中的MP3、MP4等掌上媒体运用起来,注入雷锋短信、雷锋歌曲、雷锋故事、雷锋日记,方便随时随处收听收看。
按照“一连一特色”的思路,全团开展了续写雷锋日记、撰写学雷锋锦言、编演学雷锋节目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官兵的学习热情。2010年,团队官兵创作演出的学雷锋文艺节目京东大鼓《爱心QQ群》参加全军业余文艺会演获一等奖。
2009年9月的一个周末,战士盛金龙请假外出,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老人倒在路边,头上还流着血。他立即叫司机赶紧停车,说要下去救人。有的乘客提醒他:“小伙子,这年头啥事都有,小心沾包。”
可盛金龙却说“救人要紧”,就下了车,快步跑到老人跟前,一边为老人止血,一边拦住一辆出租车,将其送到附近医院,垫付了400元医疗费,联系上老人的家人,才悄然离开医院。
老人出院后,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盛金龙。在儿子、儿媳搀扶下,老人亲手将一面“见义勇为好战士,当代社会活雷锋”的锦旗送到团里。
雷锋纪念馆内,有一份不同寻常的存折:1962年,雷锋在抚顺市望花区储蓄所存入了人生的最后100元钱。48年后,“雷锋存折”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万颗爱心。
2010年2月,由“雷锋团”组织的“续写雷锋存折”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捐款。短短半天,“雷锋存折”就突破了10万元。
当年为雷锋办理存款手续的王玉珍老人特意赶到现场,她动情地说:“看到这么多人踊跃前来,我真切地感到雷锋并没有离开。”
“续写雷锋存折”活动开展两年间,西南旱区、玉树震区等急需帮助的人们,相继收到了大量署名“雷锋”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