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错配风险值得警惕
观察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记者注意到,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逐步从投资单一金融产品转向组合类产品。有分析师统计,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组合投资类产品占比已经超过90%。
而这些组合投资类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大多并未注明具体投资标的,仅对投资方向加以粗略描述,例如主要投资债券、票据等。
曾有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资金池和资产池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期限错配,容易造成较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目前银行发行的以‘资金池’运作的理财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近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再次引发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问题的关注。
肖钢指出,当前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数天甚至一天,在某些情况下,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面临资金周转问题,一个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新发产品来偿还到期产品。其危险性在于,一旦资金链断裂,这种击鼓传花的做法就没法继续下去。
记者了解到,正如肖钢所言,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都不超过1年。据银率网统计,今年10月份各商业银行发行期限在1年以下的产品占比达到95.1%,而1年期以上的产品共26款,占比仅为4.9%。
“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对接的资产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投资于各类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等多种资产,不断有资金流入和流出,每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时间、期限和收益率不同,因此每一期理财产品与资产池中的资产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多个不同类型和期限的理财产品,投资各种不同资产的资产池,多个产品对应着多笔资产。”一位研究人士表示。
对此,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购买近期高收益的产品时,不能只看预期收益率,还要认真研究产品的投向。一些理财产品资金或投于信托计划、资产管理等可博取较高收益的投资领域,但并没有本金和收益保障。孟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