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允许失败的行业为什么敢用年轻人
“在80年代后期,就已经意识到人才断层的问题。”陈学钏回忆,那个时候,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已经70多岁。
从那时起,相关单位开始采取措施。
1983年大学毕业后,陈学钏进入航天一院工作,4年后,考取研究生。1990年毕业再次进入航天一院工作,亲历那一时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正是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干事的时候,当时中国航天的型号任务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岗位有限,论业绩、论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不如前辈。”陈学钏回忆,就是在那样一种情况下,要求对有培养潜质的年轻人破格使用,对有些项目,甚至规定,35岁以下的年轻人必须占到总人数的10%~15%。同时,薪酬向一线倾斜,并配发科技骨干津贴、科技创新奖等奖金。
媒体所称的“航天少帅”,大多是在那个时期进入航天事业的。
很多方法至今仍在沿用,现在的奖金跟当时也不可同日而语。配合职能部门,该公司团委也着力推进青年人才战略,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搭建青年成长成才绿色通道、实施青年职业生涯导航等措施。但航天事业、尤其是载人航天任务的特殊性在于,对失败零容忍。如何起用年轻人?
现任航天一院一部11室主任的张旭辉2000年研究生毕业,当年8月,张旭辉就到发射场参与了神舟二号的发射,当时有老同志带着;2002年,张旭辉便独立去发射场执行神舟三号发射的相关任务。
“一个人去不代表一个人的工作结果,他的背后有整个工程组的专业支持。”张旭辉说,哪怕是在平时,每一个设计方案都要经过层层审核把关。“设计文件出组前要技术交流一次,重大技术方案必须要技术审理一次,此外,还有审查、评审等环节。”张旭辉现在成为领导,体会到了把关的压力。
“我们干航天的,经过一次实际飞行过程,得到的锻炼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旦参加任务,就不是一个专业在参与,能有机会看到各个部分怎么协调匹配工作的。”王为毕业入职当年,就在老同志的带领下,参加神舟七号的飞控任务。
天上不允许失败,那么就在地面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可以失败的机会。在航天一院,很多研究室力推模拟论证工作,锻炼新进员工的总体意识,允许走弯路,但要找到原因;在航天五院,虚拟设计、地面仿真实验、合练等,给年轻人在参与重大工程任务前,创造了允许失败的机会。
2010年参加工作的张伟是飞船总体设计人员。刚工作就参加五院组织的合练,此后,参加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的发射任务。“那时已经很熟练了,发射神舟九号的时候就开始带人了。”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