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新闻媒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
农民合作社 期待迈过三道坎(新春走基层·一线调查)
2013-01-30 15: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第二道坎

缺少青壮劳动力

顾耀忠今年50岁,但在合作社却属于“年轻人”。比如跟他熟识的合作社会员陈惠畴,今年67岁,是种菜的老把式了,他说自己一辈子就“喜欢种地”,儿子和儿媳在工厂做工,一家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就剩下他和他老伴了。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工人几乎都是陈惠畴这把年纪了。

顾海明告诉记者,在常熟农村,青壮劳动力主要从事工业生产,在地里干活的,多是老年人。“合作社除了50岁的顾耀忠这样的技术员,其他的农业产业工人几乎都是陈惠畴这把年纪了。”

这不是个别现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进城务工农民超2.5亿人,而常年在农村的人口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分别达到5000万人、4000万人、4700万人。2.46亿农业劳动力中,留守老人和妇女成了主要力量,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调查显示,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7岁。

目前合作社土地面积已达3000多亩,消化了当地农村300多剩余劳动力,但多是妇女和老人。合作社不仅解决了技术推广难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顾海明说,通过农田整合,将部分农民的零散承包土地以租借形式集中,统一管理耕作,科学种植,形成农田集约化管理。“限制农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分散的经营方式与规模效益间的矛盾。土地流转后,可以形成大规模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农资采购成本也降低了。”顾海明说。

顾海明介绍说,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且技术方面实现了统一。合作社给会员提供统一的种子、布局和生产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合作社解决了“卖难”问题。顾海明说,他之前种20多亩蔬菜时,也经历过卖菜难。“一家一户的小农去直接面对大市场,确实比较弱势。”他说,成立合作社后,有了规模,有了统一标准和品牌后,大超市反而会来找他。

“我现在直供常熟、苏州、无锡和上海的几个大超市。”顾海明说,为保证产销供应链条完整,合作社还在梅李镇建立6个共可储存200吨农产品的保鲜仓库,确保不同季节农产品供应的可持续性。

不仅如此,作为海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方,海明蔬菜专业合作社还可使用“海明”牌商标。“我这个商标目前有了点小名气,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顾海明说。

“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后,从品种的引进、生产、管理、包装和销售所有环节都要求统一进行,既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又极大地降低了单个农户所承担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不过,缺少青壮劳动力成为制约因素。”长春市绿园区农业局局长吴庆江说。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谁是最美基层法官
为民之美、公正之美、清廉之美、奉献之美,谁是美基层法官>> 详细

各地新闻
日前,浙江金华国土资源局婺城分局下属的一名土管所长上班时间与一女人露骨聊天被曝光后,引起公众热议。根据《金华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题暂行办法》的规定,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决定给予张某免职处理;国土局纪委同时对此事立案调查。>> 详细
点击排行
  习近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视察空军机关指挥楼 内景曝光(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