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是互联网创新赋予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件礼物,去年是微博元年,进入第二年的微博在中国日常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围观效应和凝聚效应在宜黄强拆事件中达到顶点。可微博也暴露出了它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诸多假新闻都是始于微博并盛传于微博,微博似乎已成为假新闻的最大滋生地。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这是物理基础;其二,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这是造假的心理基础;其三,微博传播极易变成情绪传染,这是社会基础。
金庸逝世的假新闻很容易被纠错,可微博中还有多少假消息在传播,那些消息在以讹传讹中都传成真的了。纠错,何其之难。即使是开放的空间,也不能想当然地迷信迷恋这种“自我纠错”。
加了V、被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本该在纠错中承担责任,可很多时候,他们不去对传闻证实证伪,而是为了迎合某种情绪而不负责任地转发。其实,对很多传闻,这些名人名博所掌握的采访资源和人脉网络,是可以对信息进行判断的,可他们没有做这种简单的工作。当假新闻被证实后,这些转发者欢呼微博纠错的胜利,可是,不是他纠错的,他是一个假消息的转发者,他本可以纠错,可他把这种纠错的荣耀推给了抽象的微博。大家都在情绪化地转发,而把证实证伪的纠错责任转嫁给了别人,这正是微博谣言盛行的重要原因。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