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事业单位国资改制重心
2010-10-14 15:15:12      来源:《瞭望》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对这类事业单位,过多强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忽视这类单位国有净资产不多甚至为零的实际情况,不敢进行改革,非但起不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作用,还可能会阻碍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既不可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不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第三类是资产大于负债,资产状况较好。这类事业单位在改制中才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点。由于这类事业单位基础较好,国有资产的净值较大,如果改制不规范,不仅会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还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从而影响整个事业单位改制的进程。

即使是对于这类事业单位,也不能仅以“防”为主,而是要设法保持其改制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事业单位资产实际状况,在改制过程中搞“一刀切”,出台的政策过于僵化,使本该化解的包袱未能及时化解,表面上看,好像是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但实质上却会进一步加大财政负担,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

借鉴国企改制堵三漏洞

前些年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改制,总体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经验和教训。以这些经验和教训为借鉴,或许可以大体梳理出事业单位改制中,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途径。

首先,拟改制单位通过财务造假或“小金库”等方式隐匿财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是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常见形式。拟改制的企业通过财务造假,将本不该计入负债的项目计入负债,将本该计为资产的项目故意少计或不计,建立并隐瞒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譬如有些单位通过虚构应付账款、违规大幅计提折旧、库存数据作假等方式,将资产做小,负债做大,使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远小于实际价值,直接侵吞国有资产。

其次,资产评估过程不规范,国有资产被低估、贱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制中,尤其是改制初期,一些拟改制企业与资产评估机构合谋,在对国有资产评估时,故意扩大不良资产的不良程度,弱化优质资产的价值,以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另外,一些企业在进行国有资产价值评估时,对于无形资产不评或少评,把土地价值低估;国有股权转让时不考虑或不客观考虑资产的增值性等,评估出的价值远低于实际价值,也是常见的国有资产低估和流失的方式。

在事业单位改制中,虽然资产评估已经越来越规范,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国有资产被低估、贱买的可能性,尤其是防止知识产权、土地等无形资产、房产等固定资产价值被低估。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可能更大,地理位置又多属于市内繁华地段,无形资产的评估本身又相对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再有,审批及监管部门的工作不规范、不严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在国有企业改制中,一些拟改制企业钻审批及监管制度的空子,甚至与审批及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合谋,侵吞国有资产。

这些企业在改制前往往突击增加成本和费用,故意将企业效益由好做差;在改制过程中,不按政策规定程序开展工作,该申报的不申报或不及时申报,该公告的不公告或不及时公告,如违规处理优质资产,资产评估后不及时向职工公布结果,违规进行资产抵押贷款筹措购买国有资产的资金,甚至虚假注资等;在改制后,则违规稀释国有股比例,通过不同方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这些违规行为以及其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也有的是没有被审批及监管部门发现,或者审批及监管部门发现后不处理或不及时处理,都或多或少与审批及监管部门的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完善有关。

由于利益趋动,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类似的违规现象仍然会存在,仍需要加强审批及监管部门工作的规范性,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办事,避免因为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完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专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日前,《西部商报》一则有关文化部称偷菜游戏或被取消的报道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大部分网友均反对文化部对偷菜游戏下禁令。13日上午,文化部专门主管网游的部门——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网络文化处一名负责人表示,文化部从来没有对是否禁止或改良偷菜游戏开过会,更没有说过“禁止或改良偷菜游戏”的话,称文化部要禁止偷菜游戏纯属误读。>> 详细
点击排行
  冲刺节能减排 广东实行惩罚性电价
深圳详解二套房“限购令”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