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始研究“洪水资源化”
曾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总负责人的潘家铮以三峡工程为例说,“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175米,而其防洪限制水位则是145米,也就是说,它有221亿立方米的容量是防洪库容。在洪水到来时,水库就会利用这部分库容拦蓄洪水,并尽可能将之留到洪水过后加以利用。”
据长江防总介绍,正是通过三峡工程的调蓄削减,才使长江中下游河段,特别是沙市和武汉河段未超过警戒水位,避免了10万人上堤巡堤查险,仅此一项就能减少上千万元防汛经费的消耗。
“这次千里荆江能安全无恙,确实是因为三峡工程发挥了理想的防洪作用。其实,在汛期,许多水利枢纽既要腾空水库,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特大洪水,又想多蓄一点水供枯水期用,由此形成了尖锐矛盾。”潘家铮强调道,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对气象和水情的预测预报精度,延长预报期,进行优化调度,包括水库群的联合调度,使其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枯水期的需水问题,变水害为“水利”。
向立云告诉本刊记者,国家已经开始研究“洪水资源化”问题,国内很多地方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和试点。目前,全国有许多水库正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利用洪水资源,效果很好。但前提是要做好洪水预报和工程调度,并且在洪水来临时保证工程的安全。像北方地区可以在汛期有意识地利用田间、蓄滞洪区、湿地和河道蓄滞洪水把洪水转化为地下水。但是由于土地承包到个人,蓄滞洪区的土地也分到了每家每户,这种方式有局限性。目前只有湿地、公地可以做。“当然,在蓄滞洪区已经启用的情况下,可以让洪水多蓄一段时间,将更多的洪水渗入地下。这其中涉及到蓄洪区的管理问题。”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移民是趋势
据了解,今年因洪灾引起的主要灾害大多发生在中小河流;与此相对应,因灾死亡的人数有70%~80%也都在中小河流。
“相对于大江大河,山区、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确实比较低,但要让所有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都向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看齐,也是不现实、不科学的。”向立云认为,“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偏远山区的移民是一种趋势。”
向立云分析说,“一方面,移民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在国家总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在城镇化发展基础上。同时要对一些特殊地区有一些政策扶持或鼓励、倾斜政策,长期坚持、循序渐进。”
他告诉本刊记者,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出台了灾后重建的“32字方针”,其中就包括“移民建镇”,但实际上移民并未脱离对土地的依赖,成为城镇居民。“其实,现在有很多人从农村来到城市并有在城市谋生立足的能力和手段,就是因为户籍问题而解决不了升学、就医等问题,这就需要从政策上入手。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承载能力确实有限,不适宜过多人口居住,高风险区、高边坡区不适宜人口居住就应该考虑移民,这还仅仅是从防洪减灾方面考虑,有些地方还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全面小康,从这个角度讲,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