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羌人谷展览馆
恢弘的羌式大门,门口悬挂玉米、辣椒、一座石砌的“泰山石敢当”分列左侧,威武赫赫。“你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吗?”11时,抵达位于乡政府旁边的羌人谷文化博览馆,胡海运抓着门梁上五彩缤纷的彩条布考着笔者。望着这个别具羌家特色的大门,笔者脸上一片惘然。“五种颜色的彩条布剪成这样札在一起悬在门口象征着五谷丰登。”
“这个是羌族用来干什么的?这个象征着什么”在民居厅、羌绣厅、卧室、厨房、自然资源厅,胡海运抓着千奇百怪的物什一一将笔者考倒,笔者越发佩服起他对羌族文化的了如指掌,越往里走,博览馆的每一个房间的让人惊叹不已,羌族所有的耕种方式、劳动器具以及龙溪所有的草药、矿物都你都可以在这里觅到,置身期间,看着那锄头、碗筷、酒壶甚至女人坐月子丈夫睡在床边的睡凳,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以为真的回到古老的羌家,“我们当时做的标准就是要让外行看得了热闹,内行能做研究。”
此言非虚,一个插曲是5月1日这个博览馆扩建竣工后,在客厅悬放的蜂桶因为做得太逼真第二天就引来了一大群蜜蜂在上面筑巢安家,俨然当成了民居。“蜜蜂都分不清楚了,看来胡市长他们做得真的很像。”建馆后一直守着这里的羌族妇女陈平花看着胡海运在馆内花的每一份心思,“每一样东西都是花钱从老百姓家里收购的,有的找了好几个月才找到,有的还是在搬到这里之前老百姓还在使用。”
据陈平花介绍,为了发展旅游,胡海运目前已经通过阿坝州民族研究所培训了一名导游,羌语、羌绣的学习也在龙溪小学全面铺开,“在龙溪一天,就要为龙溪的未来多想一分。”胡海运说。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 王巍 汶川县委宣传部 钟美兰)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