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贷首付不得低于50%”,“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北京同一家庭限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短短两周时间,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密集出台。频率之高、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前所未见。楼市新政立刻造成市场震动,一线城市成交量明显缩水,居高不下的房价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量跌价滞
市场观望情绪浓重
新政出台半个月来,各地相关细则随之跟进,楼市一改4月前半月的量价齐涨局面,成交量迅速下坠。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4月19日到25日,在监测的35个城市中,21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的一手房成交量基本上都有40%到70%之间的下滑。杭州跌幅最大,环比下跌72.55%。楼市新政出台后,北京竟出现8个新楼盘2377套新房仅售出1套的现象。“五一”小长假期间,各地楼市并没有出现起色。
“这反映出调控在抑制房价过高地区的投机和投资性需求方面,效果已开始显现。”我爱我家副总经理胡景晖称,“京、沪、深等一线城市作为楼市的风向标,交易量的下滑会对全国的市场预期产生影响。”
相对于“量”的跳水,购房者更关心房价的变化。新政公布后,北京涨势最猛的京郊楼盘开始松动。通州、望京等前期炒作的热点区域新盘均有优惠,开盘价调低了两三千元,二手房价格也首次出现了“停滞”。专家表示,楼市正陷入“量跌价滞”的僵局,目前只能从成交套数上看出影响,房价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
“新政之后的市场反应,总的来说就是只看不买的人多了,二手房价格有所松动,但未出现大幅抛房,即便降价出售,也是获利回套。”北京市通州区一处房地产中介的置业顾问吕松强告诉记者。在这位干了5年多房地产买卖工作的“老中介”看来,房价的下调只是暂时的。其理由是:在他负责的楼盘京贸国际公寓中,不少炒房者都是去年年底前“入的货”,而那时的房屋均价在12000元/平方米左右,如今这里的均价已经达到了23000元/平方米。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仅仅数月就赚到了100多万。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照目前的房价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有些投资者,在政策出台之后,则把原来的卖房委托改成了租房委托。看来是想打持久战。”
最新的统计似乎也印证了吕松强的观点。数据显示:北京市18个区县的成交均价,仅有6个出现了下调,而降幅超过了10%的只有3个区县。同时,新房开盘均价不降反升。5月北京整体开盘均价达到了28520元/平方米,相比4月中上旬北京商品房开盘均价21058元/平方米,上涨了35%,创历史新高。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大部分开发商依然坚持高价开盘,优惠幅度基本相同于3至4月,大部分为全款客户9.8折、贷款客户9.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