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原来是条小溪流,因持续干旱几个月前就没有水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动物活动频繁的地方开挖了小水塘,每隔三至五天人工给小水塘补水供动物饮用。
地上留下清晰的脚印,证明云豹不久前刚来这里喝过水。
设124个饮水点给野生动物人工补水
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田立新和李奇的陪同下,中国日报社记者步行走进了保护区。从表面看,拥有着众多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依然保持着一片葱郁、宁静的景象。
可是,步行没多远,我们就看到保护区内许多水塘干涸,并干裂。田立新介绍说,这些就是野生动物平时的饮水点。由于干旱,很多饮水点都没水了。他们发现这种情况后,为了防止野生动物渴死,对这些饮水点进行人工补水,可是由于旱情严重,刚补充的水很快就干了。为了防止水渗漏,他们尝试在一些小水塘底铺设塑料袋,可是,当动物饮水之后,有的喜欢在水塘里打个滚,塑料袋就弄破了。于是最后他们采购了一批橡胶桶,把水桶埋进土里,周围再用水泥加固,或者直接用水泥对饮水点进行修筑,这样人工补充的水就不容易下渗和蒸发。
记者看到在人工补水点的周围,泥土里留下了动物清晰的脚印,田立新和李奇介绍说,从脚印的类型可以看出,不仅有梅花形的大型猫科动物脚印,还有类似扇形的偶蹄类动物脚印。很显然,就在不久之前云豹、水鹿等野生动物刚来过这里喝水。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成立,在这30年中还没遇到过如此干旱。到目前为止,保护区内有70多种野生动物由于干旱受到缺水威胁,比如野猪、黑熊、麂子等。”沧源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绍兵说,“由于持续干旱,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所需要的水源、食物和栖息地等资源都受到一定影响。保护区内共有四条河流(南科河、南板河、南滚河)的水位比去年相比下降了0.3米,箐沟干涸3条,野生动物固定饮水47个水塘下降,6个塘干涸。”
杨绍兵说,“我开始时很着急,可是我想,我们宁可花钱买药治病,也不希望把钱花在买棺材上。3月中旬,我们决定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进行人工临时性补水,可是到底怎么做,以前没有经验可循,我们只好摸索着做。”
熟悉保护区情况的林管员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的脚印踏遍了整个保护区,最终在动物活动频繁的地方确定了124个补水点,很多点都进行了改造,或着埋橡胶桶,或者直接用水泥就地建小水池,之后每隔3至5天每天把水背上山对这些点进行补水。
李奇参与了保护区其中一个区域的补水点选择、修建、补水工作。他说,从决定设立人工补水点开始,早上6点起床,除了要带上一些补充体力的干粮外,每人还要扛一桶25公斤的水,走三个小时以上的山路到保护区深处给动物们补水。
杨绍兵说,很高兴至今保护区内还没有发现动物渴死的情况。他说:“我们的做法是个探索,也许会对同样面临干旱挑战的其他地方是个借鉴。” 的确,作为被誉为动物王国的云南,百年一遇的干旱的确对野生动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了解,保护区内临时组成的补水小组一共有12个, 3人为一个小组。这12个小组要承担保护区45个水源点的补水工作,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小组每三天都要到补水点补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