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德媒:在中国寻找罗马人后代

2013-05-27 16:37:14 来源:新华国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文章】题:中国争夺罗马之战(作者安格拉·科克里茨)

这本是个学术理论。它生出了双翼,从伦敦飞到中国戈壁的边缘。中国农民突然间觉得自己是罗马人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德效骞(HomerHasenpflugDubs)。

“罗马军团士兵的后代”

1955年,美国著名汉学家德效骞在伦敦发表了一篇引起轰动的演讲。长久以来,研究者一直在猜测为何罗马帝国和中华帝国建立联系如此之晚。中国史籍记载,公元166年才首次有罗马使节觐见中国皇帝。但德效骞称,第一批罗马人早在此前200年就到了中国。

他们的远行始于公元前53年马库斯·克拉苏率兵进攻波斯的帕提亚人之际。这场战役变成了灾难,半数罗马士兵阵亡,四分之一被俘。帕提亚人派罗马战俘去守卫东方边境,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境内。德效骞说,其中一些战俘逃跑并加入了匈奴人的军队。但公元前36年,匈奴人被中国人歼灭。德效骞称,中国人的战俘中有145名罗马士兵。

虽然中国史籍没有提到这些罗马士兵,但记述了145名匈奴佣兵直到国王战死后才放弃抵抗。德效骞推断说,只有罗马人才会如此勇敢地战斗到底。此外,中国史书提到了“鱼鳞阵”。德效骞认为这只能是罗马人的“龟甲阵”。最后还有145名战俘定居村庄的名字:骊靬。古代中国人如此称呼罗马帝国。

骊靬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那里的孩子有着雪白的皮肤,天蓝色的眼睛,金色或红色的卷发。曾有人说这是“皮肤病”。过去没人说得清楚为什么孩子长成这样。

直到1990年的一天,意大利人来了。村里没人能说清楚他们是谁,来干什么。临走前他们说了一句爆炸性的话:“你们是罗马军团士兵的后代。”

“这是新的中国罗马城”

德效骞的理论是被一个年轻的澳大利亚人带到中国的。1989年,戴比·哈里斯来到骊靬,后来接受了法新社的访问。这条消息就像是能引发雪崩的雪球。不久后,国内外媒体都作了报道。

孙爷爷说,意大利人走后,干部就来了。70岁的孙爷爷坐在骊靬的家里,如果不是角落放着台电视机,人们可以说这里仍然是上世纪50年代的样子。他穿着中山装,自豪地捋着自己长长的红胡子。他说,当时干部告诉他们:“外国人就快来了。你们会富起来的。”

游客的确来了。“有时一天就来了70辆车!”其中也有外国人。他们总是来看孙爷爷的红胡子。还有人抽了他的血来检验他是不是罗马人。他是吗?“不知道。我不敢问。我不识字,不懂这些。”他说,1994年,地方政府让人在高地上修建了罗马亭。现在亭子立在土坯房中间,就像是被外星人的飞船扔到那里似的。

在村对面一座小山丘上,站着永昌县宣传部的先生。一片传奇的景象在他身下的平地铺开。脚手架中凸现出一个罗马穹顶,周围是中国的宫殿式建筑。长城式的围墙环绕着这片有4个骊靬村大的工地。“这是新的中国罗马城。”他说,罗马城建成后将成为甘肃省的顶级旅游景点之一。

他身边站着一名研究旅游业的教授。“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是天然的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非常神秘的资源。我们在这儿不吹牛,我们有出自史书的证据。他们不只是像罗马人而已。他们就是罗马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中文国际实习3 标签: 罗马士兵 罗马军团 中国传统建筑 证据 罗马城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