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是与寄宿家庭共度周末的时间,我们可以自己安排这一天的活动。美国时间7月17日上午10点半,我们随寄宿家庭的女主人来到洛杉矶Chino县的教堂。
刚下车就看到教堂门口的咖啡机和小点心,还有hospitality room,感觉这个跟英国的教堂很类似,也是有一些小吃类的东西。但随后进入教堂就不同了。很明显,美国的教堂看起来更像现代化的礼堂,不像英国的cathedral是千年的石头建筑,阴森肃穆,大白天看不到鬼魂就很好了,不要希望里面灯火辉煌四季如春。教堂里的空调开得很足,我有些不适应。
刚进入门口有一个穿着西装的华裔小男孩过来礼貌地跟我们打招呼,然后是挨个握手----可是他把我空过去了,难道我长得很凶不适合握手??我很疑惑,但是礼拜很快就开始了,我也随后就忘记了这个小小的伤心事。
其实从英国的电视剧和电影就可以看得出来,英国人习惯小成本低制作,美国人则喜欢高成本大制作从而创造高收益。教堂也貌似是同样的道理。英国的教堂里有唱诗班,就像电影里那样很朴素的唱诗班,大家清唱。美国呢 ,这里的教堂有超现代化的乐队……吉他手、钢琴、电子琴、小提琴、长笛、架子鼓……在英国想跳苏格兰舞要跟市政厅借房间用,在美国我猜不用的,他们的空间足够大。
刚开始就是大家一起唱歌,基本是歌颂Jesus的曲子。在现代化乐队的伴奏下,领唱的声音更加柔和优美,座位上的教民们则虔诚地站着一起唱。更有一些虔诚的教民,向前伸展着双手,似乎在期待并盼望着耶稣的拥抱。在礼堂两侧的大荧幕上,是精美PPT显示的歌词,及时地为大家翻页并显示现在的歌唱进度,一切都很现代。曲子很好听。我记下了一首歌的名字叫做Hosanna,我不懂什么意思,但曲调很优美。
过了一会儿,是牧师来为大家讲话,可能是在讲某一段圣经的故事吧,顺便演绎一些其他的内容。这期间,捐款的小袋子传过来了,像电影上抢劫时递到面前的口袋。英国人不会这么干的,我心里默默地想----那么要面子的民族,即使缺少捐款也不会把事情做得这么明显。他们可能会把门口捐款的箱子做得更引人注意一些。一方水土一方政策吧,哈哈。
礼拜结束,一位礼拜前跟我们打过招呼的老头儿跟我们瞎聊了两句。这里的人都很随和,大家很喜欢跟陌生人聊天,很nice。我很希望有一天我们自己生活的家园,也能随处看见善意的微笑和亲切友好的攀谈。
(中国日报网刘艳艳 编辑:蔡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