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绝不是腐败“重灾区”
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参加完中国青年网组织的访谈活动,正欲离开,就被5名记者围住,大家共同的问题只有一个:高校是不是腐败“重灾区”?
龚克斩钉截铁地回答:“高校绝不是腐败‘重灾区’。”
“目前高校腐败问题大量出在基建上。”龚克分析说,由于基建行业存在监管漏洞,就像一个深潭,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高校,在这个领域都易“栽倒”。大量高校腐败案件之所以与建设新校区有关,就是因为土地招标、招工和建材使用都存在“渔利”空间。但不能因一些曝光个案,就质疑高校是腐败“重灾区”。
过去一年,虽有少数高校官员涉及“贪腐”案件,但所占绝对值比率极低。
“公众一方面希望大学要走向社会,要产业化,教授的研究成果要应用于市场,但腐败案件发生时,又回过头质疑大学不是一个净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认为,社会对大学的“双重”期盼,是高校在腐败问题上陷于舆论场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
郑强呼吁公众理解“大学之苦”:“政府对大学教师工资的投入是有限的,他们的津贴也是固定的,如果大幅提高大学教师工资,估计也会遭遇争议。”他认为,在很多大学产业化实践成功的现状下,舆论不应因为一件不成功的或者违法乱纪的案件打倒一片。
但同时郑强指出,当前部分高校也确实存在财务管理漏洞,尤其在报账和横向经费的管理使用上。“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加强对经费的监管,我今年就有这方面的提案,我们提出相关的提案和建议就是为了保护大学的教授。不能报的账就坚决不报,虽然有些人为此找到我的办公室,但我告诉财务部门,我就是你们的后台。”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教育部公布的47所直属高校章程中,反腐占据了重要位置,超九成高校提出在校内设立纪检职能机构。龚克认为这是起点,“任何监督都需要有配套的机构和人员配置,设立和不设立纪检,效果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