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记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砷化镓太阳电池组女职工

2015-03-09 18:54: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仇逸、王琳琳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2012年4月,嫦娥三号的发射被提上日程,能适应月球表面大温差环境的新型太阳电池需求紧急。 60天后,在急智攻关中,砷化镓太阳电池组完成了新型太阳电池结构改进、工艺提升和可靠性试验工作,成功研制出当时国内最高效率的砷化镓太阳电池,满足了型号任务的需求。
 

  与太阳争辉的“天羽织造者”

  ——记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砷化镓太阳电池组女职工

  新华网上海3月9日电(记者 仇逸、王琳琳)传说天上的仙女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晨为栖霞,当人们仰望漫天的流光溢彩,都惊叹仙女们的神技。今天,在我国航天队伍中,也有一群心灵手巧、技艺精湛、制造航天器动力翅膀的“仙女”——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砷化镓太阳电池组的女职工们。

   巧夺天工的编织技艺

  太阳电池阵是航天器赖以飞翔的翅膀,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关系着航天器是否能顺利完成预定任务。数以百计的太阳电池片犹如“动力之羽”、组成太阳电池阵,通过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保障航天器正常运作。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磊说,太阳电池的面积通常不足30平方厘米,厚度仅为0.1毫米到0.2毫米,太阳电池上最细的金属线只有十几个微米,薄片虽小,制成却需10道工序、70道工步。“每片造价数倍于纯金,整个制备过程的精细程度一点不亚于穿针引线、刺绣挑花。”

  如果将航天器太阳电池片比作“天羽”,那砷化镓太阳电池组的全体组员,就是“天羽织造者”,她们以加倍的细心,研制和生产各类航天器所需的太阳电池,使一片片贵重无比却又薄脆精细的“羽毛”在太空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砷化镓太阳电池组成立至今已近10年。39名组员中女职工有24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班组先后为80多个航天型号配备了超过70万片太阳电池,为“风云系列”、“资源系列”、“导航系列”和“嫦娥系列”等航天飞行器配备了高质量的空间用太阳电池,至今未发现质量问题。

  不畏攻关的巾帼女将

  砷化镓太阳电池组组长郭丽丽声音甜美,虽然刚过而立之年,她却是一位拥有近十年航天攻关经验的“老将”。回想起十年来的过往,嫦娥三号的发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

  2012年4月,嫦娥三号的发射被提上日程,能适应月球表面大温差环境的新型太阳电池需求紧急。对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临时抽调20位强将,组建一支临时攻关团队进行2个月封闭式的艰苦攻关。

  “各国家在得知计划发射的消息后,迅速对我国进行了技术封锁。所有工艺参数、可靠性验证方法等都要重新摸索。两个月时间,不但要完成新技术可行性验证,还须完成可靠性试验。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丽丽说。

  顶着巨大的压力,砷化镓太阳电池单片组女将们制定了“24小时工作、两班倒、60天无休”的工作计划。郭丽丽取消了蜜月旅行,新婚5天即加入攻关团队;严柳柳的孩子还未满岁就送到崇明老家让父母帮忙照料……

  由于攻关团队临时组成,所内没有集体宿舍,科研管理部就在所外借了几间房作为攻关临时住所。一切的生活用品还来不及采购,床是硬板床,一觉醒来腰酸背疼,几位组员急中生智,把生产中包装外延片的硬纸板和海绵垫在床单下勉强睡着。面对生活条件的简陋,组员们戏称这是VIP房间。

  60天后,在急智攻关中,砷化镓太阳电池组完成了新型太阳电池结构改进、工艺提升和可靠性试验工作,成功研制出当时国内最高效率的砷化镓太阳电池,满足了型号任务的需求。

  “航天攻关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更是我们神圣的天职。攻关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乐在其中。事实上,我们姐妹间有一个约定:那就是要一起干到退休。”郭丽丽说。

  十年,她们与航天共成长

  班组成立的十年,她们将太阳电池的核心参数光电转换效率由最初的19%提升至30%,成为目前世界上批产效率最高的电池;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由最早的年产近万片,提升至年产20万片以上;太阳电池的生产合格率也由最初建线的50%-60%提升至90%以上,年产值突破2亿元。

  光电转换效率和合格率的提升非一朝之功,凝聚了全体组员的辛劳:

  高级技师沈恋英,被组员称为拥有一双“鹰眼”的大师,多年来,她练就了见微知著的检验本领,能够发现产品上10微米以下的缺陷,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光刻高级工王铄在工作过程中,发明了光刻缓冲软垫,直接将该工序的不合格品率降低1个百分点,获得上海航天局“金点子”奖。

  池卫英结合访日交流经验,将航天的精细化管理和丰田管理模式中的精华部分进行融合,快速提升了班组的综合管理能力,几年内她从班组长迅速成长为部门部长。

  每一次卫星发射成功的标志,不是在火箭成功点火时,不是在星箭分离时,而是当太阳电池帆板缓缓展开,将接收的第一缕阳光转化为电能,建立正常供电的那一刻。每每此时,总指挥才会走上主席台,正式宣布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为了更多来自地球的使者翱翔星海,这些美丽、知性、无畏、尽责的“仙女”们将继续倾注心血编织“天羽”,让美丽绽放在广袤的宇宙中……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