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协委员忧心地方幼教水平低
看到一些地方报上来的学前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知道,自己3年前的担忧正一点点成为现实。
今天下午,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讲到此事时她没有变成先知的喜悦,却有些一语成谶的悲哀。
2012年3月,时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刘焱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谈到学前教育大发展时,这位长期为学前教育发展羸弱局面担忧的政协委员显得忧心忡忡。
刘焱发问:“每一天都起来那么多所幼儿园,但政府能拿得出那么多教师编制吗?又有多少教师能进行科学施教?”
“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师资队伍的极度缺乏,将成为学前教育大发展面临的陷阱。”刘焱预言。
3年过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期结束。相较2010年,201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增长32%;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增长31%;全国幼儿园教职工达283万人,比2010年增加98万人,增长53%。
但刘焱的预言就悄无声息地隐藏在这些数字后面。
不久前,公益组织千千树的志愿者杨出云完成了对湖北省某县的公办幼儿园师资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令她震惊。
该县9所公立幼儿园共拥有153名教师,其中99人属于编制外人员,比例高达65%。
编制的缺失,意味着各种待遇的缺失。“当地收入本来就不高,有的园长干了20年,才拿到2000多块钱工资,编外人员只能拿到1000多块,很多人连三险一金都没有。”杨出云说。
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甚至在一些东部地区都不鲜见,这让各幼儿园难以拥有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按照教育部标准,全园教职工与幼儿比最低应在1:7(全日园)和1:10(半日园)。而截至2013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总数为283万人,即便都按半日园标准算,师生比也达到将近1:14。而这283万教职工中,尚不知有多少人没有编制,处于较高流动状态。
即便如此,依然编制难批。杨出云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就在那个县,要增加一个幼儿园教师编制,需要6个部门审批。一个环节卡住,就算没戏。”
财政部的朋友告诉刘焱,幼师编制难批或许和本届政府承诺的“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有一定关系。“但这不应该主要从清理超编单位和控制满编单位着手吗?幼儿园师资严重缺编,为何却被卡住脖子?”刘焱不解。
了解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过程的刘焱说,单单这一件事,就导致二期计划的最终文本难产。教育部门想要编制,其他部门难以通过,最终只加上了一句“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
“全国能有多少地区算是‘有条件’的啊!”刘焱抱怨,“这句话没有约束力,实际效果很难说!”
更让刘焱担心的是,已有教师队伍中,具备科学幼教素养的人太少。
她多次参与国家精品课程评选,她也一次次感受到基层幼教水平的低下。
某地将精心准备的材料送来。视频里,美术教师认真地教画简笔画。孩子们一笔一画:屋顶是梯形,窗户是圆形……所有的形象都规规矩矩、整整齐齐。
刘焱愤怒了。科学的幼儿教育,需要呵护幼儿的想象力,而不是从小就束缚住他们的思维。
“他们认为的精品、送来申报的,竟是我们所批判的!”刘焱说,“地方幼教水平的低下,可见一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近日对西部5个省市442所幼儿园476名教师的评定显示,在22项教育能力指标中,这些教师大都处于“很差”、“较差”的低端水平,其中“游戏支持与引导”指标得分最低,而这恰恰是幼儿园教师有别于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能力。
“我们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学前教育‘种子’,把这些‘种子’撒出去,在一地生根发芽,一个人或许就能带动一大片人。”刘焱说。
然而,这似乎是一个比增加幼师编制更难解决的问题。
3月5日,刘焱到处打电话,统计相关数据。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博士生毕业18人。2000多所普通高校中,具备学前教育博士点的高校有8所,博士生导师人数是29个。2015年的博士招考,分配给这29名导师的名额是25人。
人均招生0.8人。
“你觉得这个数字能让人满意吗?”不待记者回答,刘焱又笑着说:“其实我还是有些高兴的,因为我本来记得是全国的博士生导师只有十几个人,每年博士生毕业不超过10人。”
她继续笑着。突然,这位即将60岁的全国政协委员一边笑一边说:“我怎么觉得有点难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