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山里的老师不外流

2015-02-17 09:09: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绥江县位于滇东北金沙江下游南岸,山高谷深,自然条件艰苦,人口密度小,导致山区学校偏远、分散。2013年,绥江县出台了偏远艰苦地区小学教师专项补助办法,从当年起,县级财政安排资金补助偏远山区教师。
 

  原标题:山里的老师不外流

  “要过春节了,廖老师年货备齐了吗?”新春将至,记者采访了正在家里忙碌的廖昌明老师。

  “差不多了,现在的生活天天都像在过年,过春节就是一家人团聚了!”廖老师乐呵呵地说。

  廖昌明是云南绥江县绍庭小学教师,今年52岁。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山区小学,离家有十二三公里。每天他从县城的家到学校去上班,要先开半个小时的车,然后再搭同事的摩托车跑上半小时,才能赶到学校。这样奔波上班的情况已经一个学期了。

  其实,廖昌明原本在县城的中城镇椒子小学任教,生活很方便。但一年前,他主动提出申请,到现在这所山区学校工作。

  “很多老师都愿意往城里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工作。您为什么反而自愿到山区学校来?”“山区学校更需要老师,而且现在的条件和过去相比也好很多了。”

  在绥江,像廖昌明这样“逆向流动”的教师早已不是个别现象。一些借调到城区学校多年的山区老师,现在也主动要求返回原来所在的山区学校。这得益于县里近两年对山区教师持续的补助政策。

  绥江县位于滇东北金沙江下游南岸,山高谷深,自然条件艰苦,人口密度小,导致山区学校偏远、分散。前些年,这里的山区学校既招不来更留不住教师,山区学校长期缺编,只好在当地临时聘请人员从事教学工作。但临聘人员大多学历较低,更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根本无法开展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2013年,绥江县出台了偏远艰苦地区小学教师专项补助办法,从当年起,县级财政安排资金补助偏远山区教师。以县城以及所在乡镇为圆心,根据学校的偏远程度,结合各自学校的道路交通状况,将补助范围覆盖到全县35所山区学校,补助范围占到全县小学校数的63.6%。离县城最远、交通条件最艰苦的7所学校,每位教师每月补助1000元。

  2014年底,云南省实行乡镇工作人员每人每月500元补贴政策后,偏远山区教师补贴依然继续执行。这样,最偏远的一类学校教师与城镇教师比,每月增加1500元,每年增加1.6万元。

  偏远山区教师补贴政策的实行,使教师招得进、留得下,极大地提高了山区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保证了山区教育教学质量。近两年,绥江招聘的84名乡镇学校教师都安心于山区讲台。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