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菜成了家常口味
每年春节,总可以听到年味一年不如一年的感叹。其他不论,单从吃的这个角度看,的确如此。
网友“晶晶睡在上世纪”说,小时候一家人吃年饭,奶奶会自己做馒头。于是她也跟着和面捏造型,不论做出个什么“四不像”,最后都会开开心心地吃掉。那时的背景音是菜刀在砧板上切切切,是大蒸锅在炉火上咕咕咕,是小伙伴们一起喧闹,是爸爸杀鸡时的惊叫……但是现在,做年饭的参与感没有了,想吃什么去超市买就好,年饭的记忆就只剩下购物快感。
年饭的菜肴从一年一次到随时吃到,从无比珍贵到司空见惯,这是生活越来越好的必然。其实看看“汉味年菜排行榜”,人们爱吃的如今早都成了家常菜,不必把好吃的东西省下来留待过节,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吧。
年饭满足感、隆重感的淡去,或许也在提醒我们,把年味的寄托从口腹之欲上转移到心理和精神上的享受上去。
菜的传承,年的变迁
年饭桌上的遗憾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做菜的手艺、做菜的意愿正在流失。人们一面贪图方便,一面又在为失去的传统美味叹息不已。
母亲一方是老武汉的“Loopt”觉得,他最怀念的年饭是外婆做的特色扣肉。不过因为老人上了年纪,已经很久没有做过这道菜了,家里人也没有人会做,这让他觉得十分遗憾。
假如要模仿“舌尖上的中国”来拍一部“舌尖上的年饭”,传承和变迁无疑是最关键的两个主题词,从一盘菜肴的做法,到年俗的衰落与复兴。而这正好也是春节作为一个时间节点的深刻含义——它既提醒我们要去面对无数新鲜的东西,也令我们在怀旧中不忘那些生活中沉淀下来的真切感受。(本报记者林坤 制图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