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2月12日电(记者 庞书纬)记者在寒假期间走访多位学生及其家长发现,原本旨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创意作业”,往往还存在“落地难”问题,不少“创意作业”最终成了“家长作业”。
作为一位二年级女生的母亲胡芳芳向记者“吐槽”,自从孩子上小学之后,每到假期,以手工制作为主的“创意作业”,常常让她和丈夫“抓狂”。
“比如说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布置的寒假作业是‘废物利用’,这个想法本来很好,但凭一年级孩子的动手能力,拿汽水瓶、易拉罐做手工确实有难度,最后只好是我们两口子代劳。”胡芳芳说。
记者在西宁随机采访了30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他们普遍反映,“创意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值得提倡,但具体操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西宁市南大街小学副校长邵红赟告诉记者,部分家长教育观念滞后,是“创意作业”难以“落地”的原因之一。“很多家长还是认为假期作业应必须与学校讲授的知识联系,中间不能有空白,因此必须利用假期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深。”
“家长教育观念偏差的另一个表现,是对孩子的溺爱。”邵红赟说,“有些创意作业比如说手工制作、花草种植之类,主要是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可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把手弄伤,都三四年级了还不让孩子用剪子,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记者还发现,由于“创意作业”大多需要在社区、街道或其他公共场所完成,如何与相关机构对接,成为其“落地”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没有制度保障,多数基层工作人员对孩子进入社区“做作业”并不热心。
“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好多还是‘独二代’,万一在街道、社区期间出了事,我们谁都负不起责任。”西宁市虎台街道办事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干部说。
作为一位11岁男孩的父亲,西宁市民李彦认为,应当考虑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对口关系,甚至考虑在社区建立面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从而保证孩子寒暑假期间在社区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间和场所。
据记者观察,个别“创意作业”存在的形式化倾向,也是其“落地难”的原因之一。对此西宁市桃李小学教师史靖勤表示,“创意作业”旨在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在具体形式上可以更加灵活,并且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
“比如说同一个主题的‘创意作业’,完全可以布置多种类型,喜欢画画的可以选择画画,喜欢手工的可以选择手工,喜欢演讲的还可以选择演讲,这样‘创意作业’才能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史靖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