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年轻人对公务员如何选择 做基层公务员需要一点情怀

2015-02-10 08:32:4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昌禹 李行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做基层公务员,需要一点情怀   国考降温、涨工资、养老金并轨、职务职级并行……随着改革的推进,公务员一次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小王的情况不是特例,根据不久前北京团市委针对北京市80后青年公务员的一项问卷调查,这些青年基层公务员的月收入水平在4530元左右。
 

  国考降温、工资调整、养老金并轨……

   改革大幕下,年轻人对公务员如何选择?做基层公务员,需要一点情怀

  国考降温、涨工资、养老金并轨、职务职级并行……随着改革的推进,公务员一次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边厢,有网友发帖说公务员“福利高”“工作清闲”,是“超国民待遇”群体;那边厢,有公务员忍不住网上“晒”工资单以证清白。争论在网上悄然展开。

  处于公务员队伍中的青年群体,大多仍浮沉在基层,他们自认工资不高、职务不高、权力不大,但在这场争论中,他们也成了尴尬的群体。改革大幕下,身陷舆论漩涡中的基层青年公务员处境究竟如何?求职中的年轻人现在如何看待公务员这个职业?来看看他们的所思所想。

   62.1%的人认为与同龄人相比,自己属于低收入群体

  最近,一条公务员要涨工资的帖子在公务员小王的朋友圈里迅速火了起来,茶余饭后,聊起这件事,小王和同事们都有点兴奋。

  其实,小王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了,“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传一次。”小王说,每一次新的消息传出来,都比上一次细节更丰满,这让小王觉得,涨工资这事儿,“应该靠谱”。

  小王今年27岁,本科毕业后到现在,他已经在北京某街道综治办工作了5年。办公室的其他同事们都比他年长不少,所以大家都叫他小王。

  谈到涨工资,小王有不少话想说。小王现在每月到手的工资3400元,跟朋友在单位附近合租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每月房租就占了工资的一大半,再加上其他的支出,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

  父母心疼小王,从来不让他给家里寄钱,老两口靠自己的退休工资度日,反倒时常接济小王,这让小王感到很愧疚。眼看就要过年了,可越到这个时候,小王越是近乡情怯,挠头不已,“一来老家的亲戚朋友总是特别关心谈对象的事,二来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小王的情况不是特例,根据不久前北京团市委针对北京市80后青年公务员的一项问卷调查,这些青年基层公务员的月收入水平在4530元左右。他们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明显偏低,不满意率达47.4%。62.1%的人认为与同年龄段的人相比,自己属于低收入群体,仅有36.5%认为属于中等收入群体。生存性支出所占比重较高:月支出最多的三个方面分别为房租或房贷、吃饭、抚养子女。

  对于涨工资,小王盼了很久,“上一次公务员工资普涨已经是10年前了。”但小王也听说,随着养老金并轨,即便工资涨了,涨幅的一部分也将会用来交养老金,所以实际的涨幅相对有限。还有人说,此次基本工资的增长与级别挂钩,一部分是由先前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助转化而来,所以实际的增长并不十分可观。

  让小王困惑的并不是公务员工资的涨幅,而是社会舆论对公务员涨薪的议论纷纷,“一次我在地铁里无意间听到两个人在聊公务员涨薪,一个说‘你听说公务员要涨薪了吗?’另一个说,‘听说了,好像要翻一番呢。’”小王说他听到这儿时,差点笑出声,可这笑里却是五味杂陈。

  据北京团市委的问卷调查,有77.2%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上对公务员的批评比赞扬之声多。“都说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分内的事。我们需要的不止是涨工资,更希望得到社会舆论和服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小王说。

   “离职”的想法大多只是抱怨,但青年公务员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也日益多元

  小周是小王的大学师弟,今年正赶上毕业求职,刚刚参加了“国考”笔试的他,也常常来找小王这个体制内的“老人”取经。小王给他的建议是:“体制内的工作不能用好与坏来衡量,其实和其他工作一样,关键看你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与往年不同,连续多年高烧不退的“国考热”如今开始降温。今年国考资格审查的数据显示,共有140.9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去年下降11.5万人,报名人数创五年来新低。

  谈到公务员这条路的优势,“户口”“稳定”“社会地位”,成为小周和同学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小周的父母都是县政府的公务员,毕业之后就分配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半辈子没挪过椅子,甚至连念头都没动过。他们都希望小周找一个“文一点、稳一点”的工作。

  但在小周和同学们眼里,虽然“稳定”也是求职中的重要指标,但如今影响力也在变弱。“现在时代变化太快,我们这一代人很难再一辈子都坐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了”,小周说,“体制外的师兄师姐,大约三四年就可能换工作了,一些在外企工作的可能跳槽频率更高。以前公务员是金饭碗,更是铁饭碗,现在不一样了,即便我考上了公务员,也很难保证一辈子不再更换工作。”

  北京团市委的问卷调查印证了小周的说法。根据这项调查,北京市青年公务员对未来职业发展呈多元化期待。关于职业发展规划,有13.2%考虑未来选择创业或自由职业,7.2%考虑选择学业深造。但对于大多数青年公务员来说,“离职”的想法目前大多还只是一种抱怨,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并不多。

  “高考本来独木桥,就业如今一线天;莫笑范进疯中举,万人争当公务员。”某高校负责就业咨询的李老师几年前曾为“公务员热”写下这样一首打油诗。“但放在今年的大形势下,这诗就不那么切合时宜了。”他说,“以往同学们都会问好多关于国考、公务员的问题,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价值多元的趋势明显了,除了落户上的优势以外,公务员已经逐渐走下神坛。”

   “公务员队伍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在基层做公务员,需要一点情怀”

  与小王同一批分到北京市某区工作的一共有49人,到目前已有15个人因各种原因选择了离职。小王说,“这是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同,没必要上纲上线。应该让真正想当公务员的人当公务员。”

  前不久,小王被提拔为副科。欣喜过后,他更感压力。未来的上升空间,是他要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小王说,当不当“长”,他看得并不那么重,可在现行的体制里,公务员薪资水平却与职务紧密相关,“当不当‘长’,不仅仅是能力得到认可,也是生计问题。”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颁布,似乎让奋战在基层的小王和同事们看到了希望。制度实行以后,将实现职务和职级两个晋升渠道,即便行政职务难以晋升,至少可以凭借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和尊严。

  小王的领导老周已经在基层奋战了27个年头,最近,他常常这样告诫小王,“没准公务员这个职业以后就不和‘当官’这个词直接画等号了,但也并不是说公务员队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感慨道,“尤其在基层做公务员,需要一点情怀。”

  小周的同学小罗也参加了国考,在笔试环节,他获得了将近140分的高分,顺利进入面试。本科就是学校学生干部的他,在毕业后又志愿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在四川省的一所乡镇中学支教一年。在体制内的师兄曾“告诫”他,“现在别说是福利房,连逢年过节的小福利也都不见了踪影。你可要想清楚。”小罗对此不以为意,“支教时,有个村里老奶奶听说我是北京来的,拉着我的手,说要‘反映问题’。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公务员就是这样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小罗也明白,实际的公务员工作可能会与自己想象中的大为不同,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做公务员,情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情怀却是万万不能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的工作琐碎而繁杂,和许多青年公务员一样,小王也曾有过疑惑,“选拔考试时行测、申论的内容包罗万象,通过考试的个个都是‘通才’,可实际工作却常常不是那么一回事,经常要跟电话、文件打交道。”但每当看到经自己手的策划、文件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或者是帮扶对象的一句感谢,小王就会更加笃定坚守,“能干点实事就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感觉,挺幸福!”小王说。(李昌禹 李行健)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