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归来
每天凌晨5点半,当整个村子还在沉睡的时候,一群孩子们,已开始在一条条山间小路上,拿着手电筒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学校赶去。而在日渐黄昏之时,一群饥肠辘辘的孩子们,又顶着寒风在泥泞道路上往家里赶。这就是偏僻山区——宜宾县凤仪乡燕子村孩子们上学的实际情况。
凌晨5点半出发 打着手电筒前行
8岁的朱荣平是凤仪乡凤西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家住凤仪乡燕子村白果队,离学校有七公里,年幼的他每天早早的起床,背着书包走上这条艰辛的求学之路。这长约7公里的求学路,没有灯光、也没有柏油路面、更没有父母护送,有的只是泥泞的路面和刺骨的寒风。因此,他经常会和其他5位同学相伴而行,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觉得孤单。
凤仪乡凤西小学校长金光华告诉记者,学校里好几十个燕子村的学生都要走几公里山路来上学,离得近的都要走一个小时左右,远的则要两三个小时。金光华说,“一下雨的话,每次到学校都是一身泥水,孩子们都在经常感冒。这感冒还算是小事,我最怕的就是孩子在路上出意外,偏偏这一点,谁也没有办法保证。”由于上学路太远,孩子们到了学校后往往就没什么精神了,“走那么远山路,娃儿怎么可能不疲倦?”
期望社会关注 呵护留守儿童
孩子上学路如此辛苦,为何没有家长护送?凤仪乡燕子村村主任吴付祥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全村有230户人,六个队,共923人,为了养家糊口,青壮年农闲时都外出打工了。平时家里也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所以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照顾这是个难题。
据吴付祥介绍,该镇、村两委根据了他们村的实际,也做了相关的工作,积极报批计划、向政府争取资金,想把这条路硬化,让孩子们上学不再艰难。目前已经筹措到资金二十多万元,加上村民自筹,仍有十多万的资金缺口。“现在我们只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期盼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们以后上学不用再这么艰难。”吴付祥说。(林杰 胡健 华西城市实习记者 胡明斌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