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2011网络媒体湘江行>产业湘江
高昂规划龙头 打造“东方莱茵河”
2011-10-18 13:58:54      来源:湖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湘潭九华经济开发区,凭着20万元借款,从一片荒山野岭起步,变成长株潭城市群中动力强劲的经济引擎;长株潭三市中心“绿肺”,多年前还在保护与开发中争论不休,如今已“成长”为面积500余平方公里的“绿心”;随着福元路湘江大桥、湘府路湘江大桥、南湖路湘江隧道正式开工,长沙三环内过江通道数量将变成10条……

这些跨越式发展的奇迹背后,有一种力量在推动,那就是规划。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从2002年开始的8年里,湘江发展的设计者、决策者们“画”出了这条河流全新的面貌。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用大手笔破题,将湘江流域发展融入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之中,借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开启了湘江生态经济建设的新篇章。

探索

作为母亲河,湘江对于湖南的意义非同一般。只是取多予少的掠夺式开发,使这条母亲河慢慢失去了往日亮丽的容颜。

用更高的眼光、更早地建立起有创见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关乎湘江生存与发展成败的首要问题。

要生存,就要保护生态;要发展,就要做强经济。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被融入对湘江的规划之中。破题之年是2002年。这一年,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方案汇报、现场补充调查、修改完善、成果汇报、公示、省长办公会议审查……规划的出台,历时1年。2003年10月,规划组对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修改、充实和完善,编制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

这次规划提到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处在长株潭三市,其规划范围为:始于南端空洲岛,止于北端月亮岛,沿湘江长128公里的滨江地带,规划范围面积约468.86平方公里。

“虽然提出的是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但其努力方向是强化湘江作为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轴的功能,推动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所以只规划了长株潭三市。”一位参与当年规划编制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2007年,国家把一个重大机遇交给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应运而生。

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里对流经“3+5”城市群的湘江区域作出了新的设计。

该规划专门开辟一节,布局湘江的整治和提升转型。其中包括:推动清水塘等沿江产业带转型、提升沿江城市品质、建设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5个生态景观区。深具“两型”理念的规划,指导了3年来湘江的发展、建设,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初见成效。

2008年6月2日,在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周强第一次把湘江与莱茵河并论,提出了“打造东方莱茵河”的远景目标,湘江的发展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新的实践和认知对湘江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进入编制阶段。

相比之前的规划,这个总体规划突出了“全流域”的概念,已经不再拘泥于长株潭三市,而是将视野拓展到了整个流域。

“这是立足湖南发展实际,着眼湘江流域在湖南版图上所处重要地位的考虑。”省长株潭两型办常务副主任徐湘平说,这个规划涵盖湘江流域所涉及的8个地级市区域,河流包括湘江干流及其支流水系。“重点是沿湘江干流两岸,构建生态经济发达,景观环境优美,适宜人类休闲和居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生态经济发展走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网络媒体湘江行
湘江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激发文化创作活力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最高法推动执行运行机制改革 执行统一管理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