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更多新闻
滚动新闻

专家视点:公益性是中国新医改的最大亮点

2009-08-18 15:17

■关键词:体现公益性。

这次医改我们很强调公益性。公益性其实就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我觉得,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深化。因为对一般领域,我们不需要特别强调公益性,因为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是相一致的。比如做衣服,每个厂商都会想办法用最低的成本做衣服,然后老百姓根据自己的需求用最低的成本买到合适的衣服,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是一致的。医疗则不然。如果我们让医疗机构追求效率最大化,它就会多开药、多检查、多治疗。但是对社会来说,宏观效率就很低了。因为多吃药,不光是老百姓所花的费用高了,而且损害他的健康,所谓是药三分毒。所以,我们这次强调公益性,其实更加强调的是宏观效率,医疗机构的微观效率应该让位于宏观效率。同时,我们也要保障微观效率,这个微观效率应该激发医疗机构如何控制成本,改善服务质量,而不是靠过度提供服务来赢得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控制医疗成本。

作为新医改方案八个配套支撑体系之一,信息化建设是此次医改的一个重点工作,医改方案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所谓信息化,就是将病人的信息、医生的信息、财务的信息及医院所有物流的信息进行整合,管理人员可以时时监控医生、医院的行为及病人的健康状态,从而很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美国也将信息化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柱。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选后就承诺实施健康信息化计划,即在5年内通过标准化和电子化全民的健康信息系统,彻底改革美国医疗卫生体系,实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目标。美国政府的这一计划,对我国医改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短期来看,一方面,它是刺激经济的重要策略,可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哈佛大学、兰德公司等研究机构认为美国这一计划在5年间至少需要投入750到1000亿美元,用于健康信息系统开发、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人员培训,创造21.2万个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它也是医疗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信息化实现对医院和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将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直接让老百姓受益。由于生命无价、信息不对称等医疗领域的特殊性质,过度医疗、重复医疗等浪费现象在美国很严重,也是医疗费用飞速上涨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美国的医疗浪费占其医疗支出的比重达到35%,这个问题在我国同样很突出。

从长远来看,一方面,沉重的医疗负担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而健康信息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各国普遍面临的医疗卫生费用快速上涨问题的关键手段。据预测,健康信息化计划将为美国每年节省2000到3000亿美元的医疗支出,和美国每年高达2万亿美元的医疗费用相比,这1000亿的投入非常值得。另一方面,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信息化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为预防疾病、合理治疗提供有效手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我个人认为,信息化可能不仅仅是解决我们医疗领域改革的问题,也是我们探索中国模式的一个最佳机遇。所以,我们的医改既是改革又是发展,还要创新,即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重构或者说创新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使它既体现公益性又能降低成本,同时还要有效率。未来,我们应该利用我们人口规模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低成本集约化的医疗服务体制。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日报(记者 蒋廷玉整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