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要闻
|
一个三峡移民大家庭在松江的幸福生活 2009-11-19 17:06
中国日报网消息: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了他的身份,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位三峡移民,说到激动处,竟会说出几句地道的新浜方言。 他的名字叫江东,新浜镇香塘村村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过去,我是普通的一名三峡移民;现在,我是一名标准的新浜人。” 其实,江东的话,也道出了2004年8月和他一起来到新浜镇的其他亲戚的共同心声——“新浜挺好,松江挺好,我们过得挺好!” 同是农民,不一样的“感觉” 江东在老家重庆万州的时候,做过小生意,当然,主业还是和土地打交道,是一个农民。 不过,同是农民的身份,给他带来的心理上的“感觉”却大不一样。 原来,江东当初刚来到松江时,曾先后在镇里的两家企业打过工,之后辞职。他说,他想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但没想到,他最终瞄上了农业。 前年8月,村里土地开始流转,江东也受到了启发:何不承包一片土地,搞规模化的粮食生产?但是,亲朋一致投了反对票。妻子埋怨说:“你一个20多岁的人,去种什么田呢?”江东反驳说:“种田怎么了?技术不行,我可以学。种田也可以赚钱。”有的亲戚甚至还劝他,先让别人承包看看,之后再做决定。但江东认为,观望会失去好的机会。 就这样,前年11月,江东承包下了120多亩土地。一下子能拿到120多亩土地的经营权,一时间把他“吓”得有点懵,“在我们老家,地多一点的地方,人均不过亩多地,我一家三口人,要是在那边,只不过能种三四亩地。老家的一些亲戚听说我承包了120多亩土地,都说我‘发达’了,成了地主了。” 其实,江东承包土地搞粮食种植,也并不是毫无理性的冲动之举。他在农业生产方面还颇具经验和“悟性”。村支书徐小弟介绍,去年2月,很多小麦种植户都嫌化肥太贵,想等等再买,但江东认为化肥的价格只会上涨,暂时不会下跌,于是一口气买了5吨。现在算来,仅此一项就省了2000元。 “感觉”不一样,可不仅仅只是地多了。“松江这边的农业设施条件实在太好了,地块平整不说,还是机械化操作。”老家的情况又如何?“我的一个亲戚种植了1亩多的粮食,结果仅农药一项就用了近500元。” 而让江东“感觉”最不一样的,当然还是在松江这边的农业补贴。他这样告诉记者,“在新浜种植水稻,一年下来,包括各类补贴在内,我们种植大户每亩能拿到500元左右,而在老家,连70元都不到。” 此外,农业保险也让江东在种地时,心里头塌实了很多,“政府埋单帮咱农民买了保险,即便碰到了不好的天气,心里也就不是很慌了。” 会种地,又会“算计”,江东的钱袋子自然鼓了起来。“去年,除去所有的费用,净收入有七八万元吧。”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笑得很“贼”,也笑得很美。 对于未来,他也想得很清楚:“头几年,我肯定立足水稻、小麦种植,粮食生产一定会有前途。别的不说,这几年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就足够诱人的了。”近期,他还要力争做到规模化、全机械化生产。之后,他还准备尝试一些经济作物,比如种植小葱什么的,“南杨村有几个福建人在种,听说,效益很不错。既然福建人都能种,我们新浜本地人为啥就不能种?” 对于自己松江农民的身份,江东满是自豪:“农业生产,就是我今后的事业所在。阿拉新浜人,不缺的就是吃苦的精神。” 以前管一个厂,现在“管”一个镇 江诗革,江东的同族叔叔,今年42岁。 如今的江诗革,生活要比在万州老家有规律得多。“以前,在那边的集镇上开了个小家具厂,生意也不是很好,啥时候起床、啥时候睡觉,都没个准。现在不同了,都得看时间。” 为什么变化会这么大?原来,这和他现在从事的工作不无关系。目前,他是一名新浜镇管理外来人口的综合协管员。据说,由于工作出色,他还是这支协管元队伍的负责人。老江用开玩笑的口吻告诉记者:“以前,我就管厂里的十几个人,现在新浜的1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只要涉及外来人口这一块,都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 “入行”的时间尽管不算太长,但一件事让江诗革觉得很有成就感。前两年,新浜镇鲁星村外来人口众多,高峰时曾达到2500多人,这给协管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于是,不少人都不愿意接这快烫手的“山芋”。僵局之下,老江“挺身而出”,揽了这个“活儿”。时间一久,效果出来了,鲁星村的治安状况大大好转。当及经验,老江很谦虚,“我到村里去,就很真诚地跟他们说,我也是从外地来到松江的,懂得外乡人在松江的不容易。可能是这个原因,渐渐地,他们觉得我是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外来的和尚好‘练经’嘛。”此言不虚,就在记者采访他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的手机就五六次响起,而打来电话的,都是向“江队长”求助的,无一例外。 如果说,现在的工作给了江诗革一种以前没有的充实感和成就感,那么,每天接送儿子到汽车站,则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感和幸福感。老江说,他的儿子现在松江城区的上海城市科技学校读书,“儿子一个人住在学校里,不放心,也舍不得。” 老江人实在,说话也坦诚,“当初,我之所以愿意到松江来,最主要的考虑,就是为了儿子的将来。在上海,孩子的出路要比在老家多很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我儿子现在一名真正的上海人了。每次回老家探亲的时候,可能是虚荣心在作怪,都觉得特有面子,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一双儿女,一对大学生 江诗霞,江诗革的姐姐,一对大学生子女的母亲。 有点意外,瘦瘦的江诗瞎在记者准备开始采访她时,很用心、很真挚地对记者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感谢村里村外的好心人,是他们帮我家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有点不巧,就在记者采访江诗霞这一天,她的女儿钟柳春到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开学报到去了。在江诗霞说起这个“不巧”时,记者从她满脸的微笑中,读懂了一个母亲的幸福表达方式。 自始至终,江诗霞在接受采访时,都是面带着微笑,即便说起那段艰难的日子,也依旧如是。“2005年,我女儿考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时候,我大心眼里高兴。可高兴之后,就得面对现实了。那时,我儿子钟长江已经在读大学了,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实在有点吃不消。可就在我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村里的领导及时把我家的问题向镇里的有关部门作了反映。就这样,政府部门一直资助我女儿读到大学毕业。” 江诗霞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之所以要报考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了却在家门口读大学的心愿,“我女儿高考时,因为分数的原因,考到了外地的学校去,所以,她常跟我说,‘既然我是上海人了,我就一定得在上海本地的大学里学习一次。’” 从江诗霞口中得知,他们一家自2008年到松江后,就和当地村民一样,享受着同等的待遇,包括医疗、养老保险之类的,也正因为这种“无差异性”,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松江人,真正的上海人了。 补记: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自2002年8月30日,重庆云阳县第一批165户、686人被安置到松江的新浜、叶榭、泖港、石湖荡、小昆山、佘山等6个乡镇后,2004年8月5日,重庆万州的78户、300人规模的三峡移民再地落户松江。至此,在松江落户的三峡移民人数共为986人。 三峡移民落户松江后,区、镇等各级政府部门本着逐步融合、融通、融化的原则,在解决住房、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基本实现了当初制定的“迁得进、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以香塘村为例,据村支部书记徐小弟介绍,江东他们来到村里后,村委会抱着“不歧视、多支持”的态度,在思想和生活上,积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对一些家庭困难的,给予现金慰问、解决低保户等方式的关心,赢得了这批为三峡工程做出特殊贡献的特殊群体的好评。 来源:上海市网宣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