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要闻
|
新中国交通建设:天堑变通途 江山归咫尺 2009-08-17 16:16
●依赖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武汉等一批国际集装箱港口迅速崛起壮大;交通运输还拉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升级 快捷运输 提速经济发展 助推社会进步 盛夏时节,台湾的莲雾、海南的山竹、越南的榴莲、泰国的木瓜……每日10余吨的各色水果不远万里“空降”陕西咸阳国际机场,当日西安人就能在家中尝鲜。这样的场景,60年前中国人只有在“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传说里领略。 60年前,宁波北仑还是一片荒野滩涂、渔村农庄。如今,宁波港也一举跃居中国第二大港。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早在党的十二大上,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建设就被定位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环节”和“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交通建设,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运、铁路等多个中长期规划。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集资、利用外资,一个前所未有的交通投融资体制诞生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推动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据世界银行测算,集装箱码头8%的产值会留在码头和船务公司,92%都会流向港口腹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横贯7省2市的长江集聚了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沿江企业生产所需80%以上的铁矿石、83%以上的电煤,以及72%的原油全部依赖长江运输。正是依赖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武汉、泸州等一批国际集装箱港口迅速崛起壮大,冶金、电子、机械、汽车、化工等产业迅速发展,长江水运对沿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研究显示,我国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多个。 交通运输事业的大发展还拉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升级。在北车集团唐车公司铝合金车体焊接厂房里,工人们一手拿着温度计,一手操控电脑键盘。得益于高速铁路项目,轨道装备制造业的焊接精度,从建国初期铁皮车时代的20毫米升级为高速列车时代的0.01毫米,精确度提升了2000倍。不仅是轨道装备制造,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机械、冶金、建筑、土木、橡胶、合成材料、电力、电子、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众多产业迅速与国际接轨,在设计、制造、施工、工艺、评估和检验等各个生产环节均有了质的飞跃。 交通改善不仅对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对个人也是如此。陕西合阳县农民宁改莉不愁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果子丰收也常烂在地里。现在柏油马路进村了,“一亩地一年能赚17000,收入涨了1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