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经济强国
|
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 中国制造畅销世界 2009-08-14 09:06
工业已占GDP半壁江山 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中国GDP实现了年均9.6%的增长率,支撑这个数据的是30年间工业年均11.98%的增长率。从这组数字来看,工业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大的经济引擎。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董志凯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从过去60年间三大产业各自贡献的变化看出。 1952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一半,到了1980年,这个数字下降为30%,而弥补这个差距的正是第二产业。198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率从1952年的20%上升到44.2%,到了2003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 这个占GDP半壁江山的数字说明,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财富的主要来源,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已经实现从农业经济为主体到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走的是一条赶超式的工业化道路,国家通过“剪刀差”政策,抽取农业剩余,一定时期内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但“剪刀差”从根本上违背价值规律,而且幅度过大、时间过长,给中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实现工业化跨越后,中央政府提出,尽快缩小乃至取消“剪刀差”,用工业反哺农业。 从财政实力来看,2004年,中国GDP总量达13万亿元,财政收入2.6万亿元,农业税收只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左右,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同年,中国提出要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彻底结束2000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中国制造畅销世界 最近,美国记者萨拉·邦吉尔尼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家不再抵制中国货》又一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她说,尽管最近中国在召回宠物食品等产品,但她不会将中国产品全都扫地出门,因为2005年的那次尝试让她了解到,自己的生活与中国联系太紧密,离不开它。 几年前,这位美国记者在网络上宣布:她和她的家庭要过一年没有“中国货”的日子。一年之后,她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真实经历》一书向世人说明:过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根本是不可能的。 邦吉尔尼回忆说,那些不买中国货的日子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无法满足儿子想要中国制造的玩具剑和怪物卡车的愿望;家里电器坏了,修不了也换不了;儿子要买运动鞋,唯一的替代物是产自意大利的网球鞋,为此花了70美元,而中国生产的鞋只要15美元。 如果日历翻到几十年前,不仅没有“中国制造”,大多数日用品还被打上“洋”烙印。点灯用的煤油称为“洋油”,火柴称为“洋火”,钉子是“洋钉”,穿的除了土布之外,还有“洋布”,那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洋货”。 即便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物质开始日渐丰富的时候,但凡有人出国,还是会想办法带回彩电、冰箱、录像机等大件商品。可是,几年间,事情在悄然改变:不经意间,出国带回的东西已经打上“中国制造”的标志。 在专家的统计数字里,中国早已是工业对外贸易大国。2008年出口总额为3092亿美元,近30年来,轻工产品累计出口额接近两万亿美元,竞争力大幅提升。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50%以上。而198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仅为570亿元人民币。 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中国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0年,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9.7%。而2000年以后,工业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已下降到10%以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的长足发展,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状况,使整个世界感到震撼。 编辑:宁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 刘世昕 鄢光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