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报道伦敦G20财长/央行行长会议公报的时候,《纽约时报》的口气颇带冷嘲热讽,指出尽管说要“尽一切可能”,各国还是有分歧。
西方报道所认为的主要分歧,就是这个会议并未像美国会前预期的那样,就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投入达成一个统一标准。会前公布的数据的表明,全球经济需要大约2至2.5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可振兴,其中美国一国就要动员至少5000亿美元。当时美国财长盖特纳曾希望G20成员国各自动用至少动用相当于GDP的2%的财力来刺激经济。但欧盟官员说他们已在社会保险上支出了不少,如果再扩大政府预算眼下看仍无必要。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都不愿再承担更大的国家负债,也就是增加预算赤字。这样一来,虽说都答应要增加刺激经济的投入,这两个国家恐怕除了拯救企业的支出之外,到头来不会有很大的增加。
但会议毕竟在加强市场监管和改革IMF、世行等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在两周后的G20峰会上,也可以叫各国首脑有一些共同文件签署。
尽管存在分歧,尽管都是政策性的宣言,听起来没有多少实质内容,这次财长会议,以及两周后的峰会,跟两次大战之间,大萧条之中的1933年6月的伦敦会议相比,已经不能不说是大获成功了。
76年前的那次伦敦会议,本称作世界货币和经济会议,主旨是通过国际协议来稳定全球货币体系,有66多个国家参加。但是与会国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特别是美国拒绝参与的态度,使会议一事无成。会后,自由贸易受到更大限制。接下来,世界上的人们就再也没有了看到各国坐下来进行经济谈判的希望,而只能无可奈何地等着看它们一步步走向战争了。
其实,代表全球85%产值的20个国家制定一个经济上的联合行动纲领,又不是赶集,也不是老鼠会,实在也不可能指望有什么更多的具体内容。就连美国,从危机爆发到现在,也给不出有毒资产的一个大致的数字。这些国家能统一认识,不开倒车,心平气和把会开完,再签署一个共同文件,就已经是谢天谢地。
仔细一想,为什么美国的各国动用2%的GDP的建议没被采纳,而欧盟的加强金融监管的建议,尽管不是美国的重点,却被采纳了;中国等金砖四国提出的改革IMF和世界银行的建议也被采纳了,这也是美英两国的态度有所节制使然。
中国总理人大闭幕记者会上一表示对在美投资的担忧,从白宫到财政部都出面解释,盖特纳还特别告诉记者说他在伦敦跟谢伏瞻、周小川之间在有过一场“很好的会见”。
伦敦《金融时报》报道,根据英国外交部一份文件,G20中11国被圈出作为“重点游说对象”,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韩国和南非。“游说”当然是为了要钱,但好歹也说明在这些有钱的国家中,超出一半的国家,即中国、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韩国和南非,已不再是属于传统的西方阵营。其实从彼时的伦敦会议到眼下的伦敦会议,世界仍是同样的世界,世界上的人还是同样的贪婪和从众,世界上的经济仍是堆积如山,但恰恰是由于全球体系更具容纳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较比那时更加平等,才有可能有G20的存在,也才能在G20的框架中起码是形成一些统一认识出来。
《纽约时报》之所以站在一旁酸溜溜地挑毛病(相比之下《金融时报》的态度似乎要诚恳得多),大概也是因为像G20这样的全球体系,已超出了它的记者的思维定势。他们只见过西方主宰的全球化,没见过东西方平等对话(尽管是稍有平等)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