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DAILY 首页  
 
 
 
 
 
亲历者谈简化字载入共和国元年的改革
[ 2009-08-26 10:22 ]

1958年,第一批简化字公布两年后,周恩来在政协会议上说:“李凤莲同志有个弟弟,在家乡种地,写信给李凤莲同志诉苦,说农民普遍感到汉字难学。农民常用的一些字,像‘農民’的‘農’,‘麵粉’的‘麵’,‘麥子’的‘麥’,还有‘雜糧’这两个字,这一类字都不好写。李凤莲同志给她弟弟寄了一本简化汉字的书去,她弟弟高兴极了,回信说‘这些新字好学得多’,还埋怨姐姐为什么不早些给他寄去。”

文改会成立的背景

这是一种现实的窘境。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四万万人口中,八成是文盲。

列宁曾说,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这显然也是当时执政者的共识。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中共领导人,对简化字改革有着很深的情结。

早在30年代末的陕甘宁边区,使用新文字就已经是真正的实践。

1938年冬天,延安的革命者们,都在传阅一本用新文字编写的刊物《抗战到底》。识字讲习所里,人们用毛泽东的老师、边区教育厅负责人徐特立编的新文字课本,学习文化知识。

1949年,当共产党的实际权力扩大到全中国以后,文字改革作为革命性的力量,被给予高度的重视。

专门负责文字改革的机构——文改会在1952年成立,吴玉章任主任,因为吴老在党内的地位,这个机构直属国务院。

文改会的办公地点,在朝内小街一幢5层的办公楼。建楼的材料,用的是建人民大会堂剩余的材料。

吴玉章是简化字改革的积极推动者。他写信给毛泽东,建议试行新文字,整理简化字,推动汉字拉丁化。

毛泽东综合了郭沫若等人的意见,给他回信,提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于目前应用”。

根据毛泽东的这个精神,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项措施,被当作实现“汉字拉丁化”的序曲和前奏,在中国大地上演。

从最终的结果看,汉字拉丁化,并未在中国真正实现。现在搞文字改革的人,也不太愿意提起这个曾经的共产主义梦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友祝福  
 


  海外看中国  
世界的“中国观”:西方60年的中国故事
>> 详细

  手机留言 更多
  • 1381***5948:希望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要遭受“512”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
  • 1581***2838:台湾,你妈妈60大寿,喊你回家吃饭。
  • 1376***6312:想去北京看国庆庆典。
  • 1354***4713: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好更强大。
  • 1582***1029:中国,加油!
  • 1331***3113:愿我们的祖国繁花似锦,岁岁昌隆!
  • 1381***1395:60年沧桑见证中国巨变,愿我们更加自信自强。
  • 1358***7650:台湾早日回归,中国和平崛起。
  往期回顾 更多

 
| 关于中国日报网 | 关于中国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