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DAILY 首页  
 
 
 
 
 
知青:那些损失掉的光阴
[ 2009-08-26 13:29 ]

街道办院子里,站满找工作的人

其实,回城后苦闷的,不止是王秀辰一个人。

1978年,中央调整政策,改变了“文革”中要求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做法,允许中学毕业生留在城市升学和就业,同时放松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因病、因家庭困难返回城市的限制(当时称为病退、困退)。

作家梁晓声把当时知青返城称为“飓风”。他在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中,描写了知青返城惊心动魄的场景:“知识青年大返城的飓风,短短几周内,遍扫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些师团的知识青年,已经十走八九。百万知识青年的返城大军,犹如钱塘江潮,势不可挡。一半师、团、连队,陷于混乱状态。”

这一年,40万的就业大军涌回了京城,一个新的名词“待业青年”悄然诞生。

但他们回城的欣喜很快被现实的严峻所淹没:北京市1979年调查了10个区7万多名待业青年的情况,其中,家庭平均生活费在15元以下的有7000多个,约占10%。

“工厂根本安置不了这么多人,当时没有实行合同制,工人都是终身制,父亲退休了,子女可以自动顶上去,一个工厂根本腾不出指标来安置这些待业青年。”如今74岁的齐宾,曾是大栅栏街道办知青科的科长,当时她主要管着知青返城的档案管理与工作安置,“当时来街道办申请工作安置的人,站满了整个院子”。

齐宾说,许多知青把美好的青春都交给了各地的农场,千方百计回到城市以后,发现其他同龄人工作、住房什么都有了,而自己是一无所有,心理很难平衡,给当时的社会治安也带来了隐患。“有一个30多岁的返城知青找到我,说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他要么自杀要么就去犯法了。”这种情况,也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针对回城知青的安置问题提出:要扶助城市安排知识青年就业。国务院知青办很快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将每年的3亿多元知青工作经费,由主要用于安排上山下乡的知青,转而逐步用于安置知青返城就业问题。

“政府的意见是,能安排工作的要安排工作,没有永久的工作就找临时的,没有临时的就带着这些人自谋生路。”齐宾称,街道办的任务很重,政府拨付的经费很少,当时区里要求他们必须设法解决辖区的待业青年就业问题。

□本报记者黄玉浩实习生朱柳笛北京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祝福  
 


  海外看中国  
世界的“中国观”:西方60年的中国故事
>> 详细

  手机留言 更多
  • 1381***5948:希望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要遭受“512”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
  • 1581***2838:台湾,你妈妈60大寿,喊你回家吃饭。
  • 1376***6312:想去北京看国庆庆典。
  • 1354***4713: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好更强大。
  • 1582***1029:中国,加油!
  • 1331***3113:愿我们的祖国繁花似锦,岁岁昌隆!
  • 1381***1395:60年沧桑见证中国巨变,愿我们更加自信自强。
  • 1358***7650:台湾早日回归,中国和平崛起。
  往期回顾 更多

 
| 关于中国日报网 | 关于中国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