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碗茶,和青春有关的日子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大碗茶,二分钱一碗,不好喝,不要钱。”1979年6月,北京前门月亮湾,一处低矮的木棚里,27岁的返城知青王秀辰高声吆喝着,与她一起的是20多名从大栅栏街道办“派来”的待业青年。
“一开始没想过卖茶水,更没想过卖茶水会有什么前途,那年月,我们这些人需要活着,就得有份营生。”如今已是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的王秀辰,提起往事不禁感慨。
“文革”期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
1978年,大量知青开始返城,迎接他们的是不一样的生活。
知青返城后,感觉自己比别人矮半截
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党中央的最高指示,要求“知识青年应该到广阔的农村去,要上山下乡”,千百万年轻的初高中毕业生怀揣着建设祖国的理想与激情,被送到各地的农村从事“光荣的劳动”。
3年后,17岁的初中毕业生王秀辰成了“热血青年”中的一员,河北高碑店的一个小村,成了她的落脚点。
“那时候很瘦,而且从来没有做农活的经验,实在干不动,”王秀辰回忆,“在那里心情不舒畅,因为心里头老不认同,生活特别单调。”
1977年,“下乡”8年的王秀辰通过一个亲戚的关系,在当地医院办了一个假的病退,当年6月,终于如愿回到北京大栅栏的老家。
可是,在王秀辰的眼中,北京变陌生了,“当时觉得比别人矮半截,离开北京前的玩伴都有了正式工作,组建了新的家庭,可自己20多岁了还什么都没有”。
待业在家的日子,王秀辰每天都做很多家务,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情,也不再去找曾经的好友。
“很理解她的心态,在农村漂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回城了,急于获得一种安稳的生活。而稳定生活的前提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什么工作最稳定,当然是国家的职工。”王秀辰后来的同事王建辉说。
在王秀辰看来,成为一名国营工厂的职工是当时所有待业青年的理想,可是机会太难得了,“工厂的招工指标太少,一个指标有几十、数百人在抢,有关系有门路的才能拿到,而且还要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