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人参与讨论
第一批简化字从筹备到最终公布,用了整整7年。
这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挑选、整理、讨论和最终确定的过程。
参与讨论的专家有上百名,均是赫赫有名的大家,吴玉章、马叙伦、郭沫若、丁西林……
最终发布的简化字,并非凭空捏造。
事实上,自殷商甲骨文始,繁简两种文字就同时存在。
人们在开药方、写唱本、写私信时使用的笔画简单的字,被称作俗体字,与官方用来写史书、习书法的“正体字”并行存在,难登大雅之堂。
学者在甲骨文的龟甲兽骨上,发现两种“渔”字的写法。一条河,四条鱼,用了两次;一条河,一条鱼,用了几十次。可见古人也是喜欢笔画简单的。
傅永和翻过方案里的一个个字,绝大部分可在宋元以来民间使用的俗字谱中找到,生造字比例很小。
只有两个字例外,一个是邓小平的邓,“本来也要像灯一样,把登改为丁,后来考虑到邓小平的签名一直用草书的写法,也是约定俗成,就没改。”
另一个是国家的国。“本来有人提议,借鉴日文中的国,里面简化成王字,但这个方案得到大部分人的否定。
一个方框里放个王,从里往外念是“亡国”,从外往里念是“国亡”,怎么听都不舒服。最后还是郭沫若出了个点子,不如加一点,变成玉,国里藏金玉,吉祥。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这场文字改革,在尊重民意的设计上,非常周到而细腻。
除专家学者,普通大众也热心于这场文字改革。各个省市都在组织座谈会,大小媒体均开辟了专栏接收读者来信,文改会收到的群众来信装了好几口袋。
根据胡乔木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卷的记载,全国有语文教师、部队、工会“万能胶”工作者20万人参加了讨论。
在这本重要的中国当代史文献《当代中国》中,关于简化字一章,由傅永和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