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和
1990年,傅永和被任命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那一刻
1972年春天,在宁夏五七干校的傅永和接到调令,和6个同事一起,回京搞第二批简化字。
■亲历者
傅永和:1940年10月17日出生于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从毕业起便在文改会工作,直到2001年退休,参与汉字的整理和简化,致力于汉字的中文信息处理研究。
在1949年的年鉴里,和共同纲领、开国大典共同载入史册的,是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的成立。
这个机构及其变身机构,在之后60年的新中国历史中,推动了一场关乎所有国人的简化字运动。
在中国有汉字的3000余年历史中,这是唯一一次由官方推行,并最终成功的简化字改革。
所谓人如其字,在中国,文字向来和其书写者有着某种人格精神上的互通。60年简化字的推行,改变了十多亿中国大陆人的书写习惯,影响了至少两代人对中国文字的认知、使用和情感,改变了整个大陆的文字情感、街市面貌、书籍形态和文化认知。
傅永和的职业生涯,就从“文改会”开始。他干的第一件事,是阅读读者寄来的简化字改革建议。
1956年的变革
不知为何,如今,傅永和记不起1956年那场改革的任何细节。
细节是历史最生动的注脚,可是傅永和摸着脑门,陷入沉思,结果依旧是一片空白。
比记忆更可靠的文字记载,是这样描述这段历史的开端。
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由竖排改为横排。两个月后,第一批简化字方案发布,共260个字。
从此,中国3000余年的汉字史,进入简化字时代。
然而,初中二年级学生傅永和并不看报,更别说《人民日报》,除了上课,他大部分时间还要用来劳动。
在不同参与者的记忆里,历史往往有着不同的版本。
傅永和记忆的空白,或许恰是历史的真相。
“简化字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便于扫盲,那些大字不识的农民、工人,应该记忆最深。”傅永和说。
政协委员李凤莲的弟弟,应该有着和傅永和完全不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