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中国科学院最年长院士贝时璋走完107载人生历程

2009-12-23 09:52

中国科学院最年长院士贝时璋走完107载人生历程

中国日报网消息:2009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走完了107载人生历程。留给中国科学界最后的遗言是:“要为国家争气!”

贝时璋少小离乡,从渔民世家走到科学世家。因为他,中国生命科学从上世纪初就开始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现象研究,不仅迈出了探索空间生命的第一步,而且开始寻求细胞、分子乃至纳米层面的生命构成理论。他创建了中国实验生物学,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成立了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在中国科技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生物物理专业。如今,他的学生中已有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时璋的一生,正如他家中客厅悬挂的八个大字:“德寿双高,教科皆杰”。

好奇开启探索之门

1903年10月10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县一个世代种地打鱼的家庭。祖父是位贫苦渔民。父亲给人放过牛,当过学徒,开过小店,后在德商乾泰洋行“买办间”当一名中国账房,以其微薄的收入养活全家。母亲勤劳节俭,宽容厚道,经常教导贝时璋要勤快,让他擦桌子、扫地,还教他学织渔网。

小时候的贝时璋虽然沉默寡言,却勤于思考,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要问个为什么。一次,父亲带他到上海办事,一路上,他看到“江天火轮”在江上航行,贝时璋奇怪地问:没有拉纤人和船老大,“江天火轮”怎么会动呢?船舱里的灯没有油,怎么就能亮了呢?繁华的南京路上,商店橱窗里黄头发的“洋模特”为什么会转动?贝时璋百思不得其解。短暂的上海之行让贝时璋大开眼界,也开启了他心中好奇与探索之门。

因家境贫寒,贝时璋8岁才进了家乡的“进修学堂”上学。母亲对贝时璋一字一句地说:“儿呀,男人要成大器就得有文化,阿姆(妈妈)没文化苦了一辈子,你一定要给阿姆争气,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男人。”

沉默寡言的贝时璋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觉刻苦用功,小学只读了4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汉口德华中学。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说起对生命科学的最初兴趣,贝时璋印象很深的便是小时候念过的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在另一篇文章中写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清轻,上浮者为天,下沉者为地……”则让贝时璋认识到天地宇宙是自然开辟的,不是神造的。

当时的德华中学只向学生灌输理科方面的知识。学校备有多册《理科书本》,贝时璋很爱读这些书,从中学到不少关于理科方面的启蒙知识,那时他就想知道更多的自然奥秘。

贝时璋一有空就去逛书店。1918年秋的一天,15岁的贝时璋在汉口华景街旧书摊上买到一本德文原版书——E·菲舍尔(EmilFischer)著的《蛋白体》,虽然一知半解,但就是这本描述蛋白质结构和组成的通俗浅显的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1919年春,贝时璋违背了父亲要他进洋行工作的意愿,考入了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入学后,先在德文科,经过半年德语深化学习,此后顺利升入了同济的医预科。

1921年秋,贝时璋从同济医预科毕业。在父母的支持下,1922年3月,赴德国留学,踏上了探索生命的科学之旅。

洋博士不改中国心

贝时璋到德国后,先后在福莱堡(Freiburg)、慕尼黑(Muenchen)和土滨根(Tuebingen)三个大学学自然科学,并以动物学为主系。贝时璋成天与书本和仪器为伍,以实验室为家,刻苦攻读。他不但学习生物学的课程,还学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多门课程,又自学了数学,在几所大学的学习活动使贝时璋受益匪浅。

1924年初,土滨根大学动物系的导师给贝时璋提出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两种寄生线虫的细胞常数》。经过深入思考,贝时璋提出寄生线虫不适合做实验,而自由生活的、长在醋里的线虫——醋虫作实验材料,可用稀释的醋培养,个体小,细胞数目少,又透明,便于观察,有利于做实验。导师同意了他的意见。这样,贝时璋顺利地对醋虫的生活周期、各个发育阶段的变化、细胞常数、再生等进行了实验研究。《醋虫生活周期各阶段及其受实验形态的影响》的博士论文,显示了他非凡的才华,得到德国生物学界权威人士的赞誉。大生物学家哈姆斯(Harms)教授向贝时璋的导师发去了贺信,祝贺他培养了一名杰出的生物学人才,并在自己的论文内引用了贝时璋的一大段内容。1928年3月1日,贝时璋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三级跳”,戴上了第一顶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桂冠。此后一年,他在土滨根大学动物系任助教,在哈姆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

贝时璋在德国8年,掌握了学科理论,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积累了研究工作的经验,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学风。他注重秩序,做什么事情都细致周密,有条不紊。论文写出初稿,总是反复推敲,或补充实验。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共聚焦或双光子显微镜,贝时璋用的是目镜5、物镜AP2mm、筒长152、放大1440倍的Leitz光学显微镜,所有制片都是手绘。他的论文含80张这样精细的绘图,每张图都非常逼真。

50年后,即1978年3月,由于贝时璋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并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卓越成就,土滨根大学再次授予他自然科学博士学位(“金博士”)。又过10年,1988年3月,土滨根大学第3次授予贝时璋自然科学博士学位(“钻石博士”)。世界上获土滨根大学如此殊荣者仅贝时璋一人。

当初,贝时璋在德国初露头角,引起德国学术界的重视。然而,物质上的诱惑,导师的相劝,都没有动摇贝时璋回国效力的决心。1929年秋,他告别土滨根大学,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