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
持续暴雪 政府应急该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2009-11-20 11:44
暴雪天气仍在继续,中国南方地区正全力应对。 11月以来,一场罕见的暴雪从北到南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重灾区的情形历历在目:山西境内多条高速严重拥堵,数万车辆、人员滞留;石家庄市菜价疯涨,城市交通陷入瘫痪;安徽电网受损,用电负荷大幅上升…… 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5日,连日暴雪造成北方部分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70亿元,32人因雪灾死亡。同去年初的南方冰冻雨雪灾害相比,此次不少地区降雪量创了历史记录,各地交出的应急成绩单有令人称许的亮点,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化解暴雪影响:人性化救灾赢得加分 “由于天气恶劣不便出行到营业厅缴费,如你的手机已欠费,但仍将继续保持通话功能48小时。”在遭受暴雪袭击的日子里,石家庄市的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样的温馨短信。 恶劣天气考验政府应急能力,面对突发暴雪灾害,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起来,积极探索一些抗灾防灾的新举措。 11月1日,北京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雪,气温骤降。为了不让百姓受冻,北京市政府决定提前供暖,其他受灾地区也根据实际情况相应作出提前供暖的紧急部署,比预定日期提前到来的暖气温暖了家庭和人心。 15日大雪降落武汉。当地政府紧急启动雨雪天气房屋安全管理预案,逐栋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确保水管、水箱等水务设施的防冻保暖工作,严防出现以前冰雪灾害中大规模水管冻裂现象。 交通是受暴风雪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各地下大力气保证运输和群众出行。安徽省交管部门16日启动应急预案,保障物资储备、车辆装备、救援队伍早早落实,除积雪保畅通“快”字当先,确保了所辖1476公里高速公路在风雪中通行正常。 寒潮致使部分地区大棚蔬菜受损严重,农产品供应因降雪而堵塞。为保障鲜活农产品等重点物资绿色通道畅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特意安排受灾路段免费通行这些运输车,并在部分路段开辟专用车道,提高运输效率。 为应对强降雪可能带来的市场价格波动,辽宁省物价主管部门提前启动价格调节基金运作程序,通过补贴运费、补贴价差、减免费用等措施吸引货源,保证供应,以平抑雪后物价。 安徽省霍山县太阳乡党政办办事员何家宏告诉记者,在发布气象预警信号之际,县里迅速将应对暴风雪的注意事宜由乡传到了村。“14日,全乡5个村的领导班子成员下到基层,逐村逐户查看五保户、危房户和中小学校舍,排除一些安全隐患,为特困家庭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 54年来最大的降雪,让石家庄市交通几近瘫痪,热心网友在论坛和QQ群里发出倡议,利用周末时间集体扫雪。河北省相关部门通过手机短信向民众发出扫雪动员令。14日和15日,全市最大规模的扫雪行动中,40余万人次上街清扫,半米多厚的积雪得到了清理。尽管脸被风吹得火辣辣的,石家庄市一位姓杨的城管队员却毫无怨言。他对记者说:“积雪不除大伙就不回家!”政府动员与群众意愿相结合,在这次抗击雪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抗击暴雪袭击:应急体系暴露“软肋” 经历了2008年初的南方冰冻雨雪灾害,虽然各级政府应急体系上升了一个台阶,但在此次暴雪袭击中,个别地区仍被打个措手不及。 11日、12日短短两天,河北、河南相继发生校舍不堪积雪重压的坍塌事件,4名花季少年被暴风雪夺走生命,另有数十名学生受伤,至今依然有重伤者躺在医院。 在下雪严重的石家庄、合肥等市,出于为学生安全健康着想,教育部门果断作出中小学停课的决定,并给予学校自主权,视天气状况适时决定复课时间。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说:“大雪造成如此悲剧是不应该的,有关部门应将安全检查常态化,强化对校舍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检查。防患于未然的重心应该在平日,而不仅在应急预案中。” 在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看来,基层的应急防范水平还不高,除了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以外,基本救灾物资的储备更显不足。“北方有些交通瘫痪的路段居然找不到一辆铲雪车,还需要当地政府从外地调用,延误了除雪时机。” 一些运输部门在处理滞留旅客的问题上,服务意识明显不足。来自河南郑州的宋女士说,自己乘坐的动车整整耽误了7个小时,“天气骤变没有办法,我们也理解,但是车站应及时告知滞留旅客相关信息,哪怕送上一杯热水也是个安慰。” 香菜每公斤10元,香菇每公斤9元,白菜每公斤12元……这是暴雪天气期间石家庄市一家超市的蔬菜价格,比平日的价格上涨数倍甚至数十倍。即使如此高价,很多食品也都已被抢售一空。 “为什么早知道要下雪不提前储备点物资?非得大雪封路物流不畅导致物价飞涨后,政府才想起要抑制物价和储备物品!”石家庄市一位姓张的蔬菜批发商对记者发牢骚:“我们搞蔬菜批发的商人,都知道看天气预报决定提前进货,可有的部门应急预案还流于形式,关键时候还是不起作用。” 受大雪天气影响,使得全国多处天然气供应短缺。11月16日凌晨开始,武汉市许多加气站暂时停止供气,加气站气压也没有往日充足,加满一车气要比平常多很长时间。在重庆市区,数百辆出租车在寒风中排队数千米等候加气,场面蔚为壮观。 应对极端天气:工作方法亟待创新 来自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测,未来几天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较大范围雨雪天气,但引发大范围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很小。 面对极端天气,温家宝总理在雪后亲赴石家庄,查看灾情,提出“保民生、保生产、保运输”的目标。与此同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12日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加强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严肃查处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教育部要求各地对校舍进行排查;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应急预案,防止因覆冰造成大范围停电…… “遭遇大灾大难之后的举国应对机制和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相应的,也是有效的,但是只有从上而下的措施远远不足,提高应急能力亟须自下而上的基层设防建设。”史培军指出。 雪灾期间,北方一些被困路段,方便面卖到了15元一包,白开水卖到5元一碗。专家认为,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主动作为,把各地区力量统一调配,通过开辟临时绕道线路保证基本温饱商品的供应,同时发动群众除雪,撤销和减少收费站,滞留车辆和热源就有望尽快疏散。 史培军建议应该加快建立巨灾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机制。他解释说,我国每次灾害以后,保险赔付占经济损失不到十分之一,而西方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30%。“有了保险合同的约束,一旦遭灾,保险公司会积极救援,并督促投保人加强安全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 更多的群众则期盼各级政府和部门能创新应对极端天气的工作方法,比如实施极端天气物资供应的应急机制,建立极端气候条件下“菜篮子”工程应对体系,防止物价飞涨,商家囤积居奇,市民恐慌抢购。 暴风雪突袭,多数地方提前了传统的供暖时间,但由于各种配套措施无法及时跟进,供暖效果打了折扣,有的地方发生供暖线路中断,导致市民挨冻。对此,专家认为,冬季供暖不能只看规定的“日历表”,还应以“百姓冷暖”为“时间标杆”,如能按照气象局公布的3日平均温度来决定供暖时间,就能够使市民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朱峰 王昊 熊润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