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社会民生
滚动新闻

河北威县191名新教师被要求捐款数万换编制

2009-10-28 09:01

解说:

这位老师则将捐款的原因归结为赶上了好时候,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的自豪感,促使她做出了捐出五万元巨款的举动。那么,这些老师们又是如何筹措这笔钱的呢?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记者来到了一位老师的家里。

记者:

家里面几亩地?

陈永夫:

有十来亩地。

记者:

全部种的棉花。

陈永夫:

一般都是棉花。

记者:

收入情况怎么样呢一年?

陈永夫的妻子:

差不多,今年,雨水,今年光下雨。

记者:

今年收成不太好。

陈永夫的妻子:

嗯,涝了不少。

解说:

陈永夫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上大专的几年里就花去了不少钱,2004年毕业后,由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他一直在一家私立学校临时代课,加上妻子务农的收入,全家年收入也就一万多元,而这次陈永夫一捐就是五万元。

记者:

这个钱怎么筹呢?

陈永夫:

都是这几年攒的,在私立学校干了几年。

记者:

在那个学校工资多少?

陈永夫:

就是千把块钱。

记者:

一千块钱左右。

陈永夫:

对。

记者:

那你这五万块钱相当于把你这几年,不吃不喝的工资全交了。

解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威县是个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几万元对于一个当地的普通家庭来讲,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而这些参加工作才一个多月,还没有领到工资的年轻教师,要拿出三万或五万元的捐款,压力可想而知。

记者:

到今天为止,82位老师交了捐款,他们的经济情况,能交得起这些捐款吗?

张宏:

这个实事求是地说,不太清楚。

解说:

那么,这些教师究竟是怎样自发自愿地捐出了三万元和五万元捐款的呢?在威县采访期间,一位刚刚交完捐款的教师,向记者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知情人:

10月13号星期二的时候,校区校长把我们叫到一起,开了个小会,就说每人交五万块钱,然后就立马入正式编制,不交的就开除,就不能再教书了。

记者:

这个话是你猜测的,还是现场听到的?

知情人:

现场听到的,校长亲自讲的,校长亲自这样讲的,还跟我们说不要对外面说,谁要是上访,去投诉这个事情,也就是开除。

解说:

这位教师对记者说,捐资助教本来是件高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这种做法,既违背了老师们的意愿,也玷污了捐资助教的纯洁性。

记者:

收这个你自己也认为不合理,但是为什么还去交呢?

知情人:

没办法,你不交就没有这个工作了,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太大,有这个机会就考了,既然考上了就想珍惜这份工作,毕竟还比较稳定,这份工作。

解说:

就这样,从10月14号开始,短短几天的时间,80多位老师交上了捐款,几百万元装进了威县教育局的钱袋子。

记者:

这笔钱有没有什么安排,怎么用?

张宏:

现在你说计划安排还没有,将来以后这部分款怎么办,还得正儿八经开会研究。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我们的记者采访以后,河北威县县委和县政府给《焦点访谈》发来信函说:“在新招录教师中开展自愿捐资助教活动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决定予以彻底纠正,退回已捐资金。”钱虽然拿回来了,但是心还不踏实,因为不交钱走人,向上级告状也走人,实在是让这些新教师们担心,辛辛苦苦考来的工作会不会因此而丢掉。

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而威县教育局之所以敢于让就职者“被捐款”,正是基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的毕业生众多,不怕招不来人。真的希望这种“被捐款”的事情,别再让求职若渴的大学毕业生们遭遇到了。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编辑:肖亭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