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社会民生
![]() |
河北威县191名新教师被要求捐款数万换编制 2009-10-28 09:01
威县教育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视频截图) “捐资助教”票据 教师魏艳华接受采访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2009年10月27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威县大学生就业“被捐款”》,以下是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 大学毕业以后,如果能走上中小学老师的岗位,对于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前不久,河北省威县就给了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这样一个机会,公开招聘,层层考试,500多名高校毕业生择优录用了191位,充实到全县中小学的教学一线。可是让这191位选拔胜出者没有想到的是,10月中旬,就在他们刚刚上班没多久就被告知要捐款,专科毕业生捐5万,本科毕业生捐3万,名目是“捐资助教”。 解说: 10月19号上午,正当记者在威县采访,有教师反映,一些已经在银行交了款的教师,正在威县教育局用银行的存单换领教育局开具的收据,记者随即赶到这里。 记者: 这是在工商银行交的,这是建设银行,这是建设银行。 这是什么钱? 韩能文 河北省威县教育局财务股工作人员: 这是捐资助教款。 记者: 捐资助教款。 韩能文: 嗯。 记者: 干什么用? 韩能文: 那我就说不清了。 记者: 是自愿的吗? 韩能文: 应该是。 解说: 记者从这些交款单上看到,捐款的收款单位是威县教育局教育集中支付中心,经现场清点,共有交款单82张,也就是说截止到10月19号上午,至少有82人捐了款。 据这位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82位捐款者全都是今年通过考试被录用的年轻教师。记者发现,虽然这些教师参加工作才一个多月,但是他们每个人的捐款数额却高的惊人,不是五万就是三万。 记者: 五万元,五万元,五万元,这是三万元,这三万元是怎么说的? 韩能文: 一个专科,一个本科。 记者: 专科是五万元,本科是三万元。 韩能文: 专接本三万元。 记者: 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 韩能文: 上面领导定的,咱说不清。 记者: 哪个领导定的? 韩能文: 教育局领导叫我收我就收。 解说: 既然通过了考试被正式录用,那这些年轻的教师,为何还要捐出数万元呢?在威县教育局,记者采访了张宏局长,张局长承认,在这次募捐之前,局里确曾进行过动员和号召。 记者: 通过什么方式来号召? 张宏 河北省威县教育局局长: 通过教师节大会的时候,说了一下。 记者: 跟哪些人说? 张宏: 跟一些校长。 记者: 当时跟校长是怎么说的? 张宏: 就是说可以自愿捐助教育,可以宣传宣传,可以动员动员,但是不要硬性规定,我说咱们威县再穷,咱们不能从这上面刮,我是这样说的。 记者: 这次捐资助教的活动,这次在多大范围内开展? 张宏: 这次只能是这次招录的老师中开展,本着自愿,愿捐就捐,不愿捐就拉倒。 解说: 张局长一再强调,教育局只是进行过宣传和动员,捐款则完全是老师们自发和自愿的行为。 张宏: 县上也没有明文规定,教育局来说也没有明文规定,我们光是把账户给他们,捐款的账户,自愿捐。 记者: 专科五万块钱,专接本三万块钱,这个标准是怎么定下来的? 张宏: 这个标准是没有硬性规定,都是说三万也可以,五万也行,他们听到这个了,多多益善,三万也行,五万也行,都是这么说的。 解说: 为证实自己的说法,张局长还带着记者跑了两所学校,找到几位新录用的老师,让他们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 这次捐款活动是哪个机构发起的,是学校发起的,还是县里面发起的? 陈永夫 河北省威县牛寨小学教师: 这个不知道,没有说这个,都是自愿交的。 记者: 自愿的。 陈永夫: 嗯。 记者: 自己突然想起来了。 陈永夫: 对,对,对。 解说: 这位老师捐了五万元,照他的说法,自己捐款纯属自愿。 记者: 为什么会想起来这样捐款呢? 魏艳华 河北省威县枣园中学教师: 赶上机会了。 记者: 赶什么机会? 魏艳华: 招聘嘛。 记者: 招聘跟捐款有什么关系呢? 魏艳华: 感到成为真正的老师,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