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经济发展
|
青岛同和工业园实现高速增长 落户企业逆势扩产 2009-08-26 11:16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仅有3.8万人的小镇,却聚集了5万的外来职工,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着320余家内外资企业——同和工业园,这个连续8年位居青岛市榜首的明星镇,走出一条高速发展之路,成为了工业发达、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小城镇。 青岛同和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王富军表示,包括韩国、日本、香港、美国、法国、德国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工业园投资,仅韩国企业就超过130家。工业园已成为了汽车零部件、电子零部件产业的聚集区,产品为50多家世界著名品牌企业配套。到目前,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内资32亿元。 “同和之所以被海内外的投资者选中,不仅是因为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地理位置,更因为这里有着引商、亲商和富商的人文环境,树立起了同和一家亲的服务品牌。”王富军说。 同和还是中国建设部首批十七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并成为中国城镇工业化的范例。 总投资3亿欧元的青岛大通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是同和引进的首个整车生产项目,这个企业的落户使同和的汽车配件产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王富军介绍,同和的许多企业是靠核心企业滚雪球般的相互配套发展起来的。亚洲第一的汽车轮毂生产企业、年产200万套电子零部件的瑀成电子等项目都是可以带来一批配套项目的龙头企业。 “以这些龙头企业为核心,发展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群,最终达到提升产业结构的目的。”王富军说。 同和还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全国乡镇一流的职工学校,开设了10多个为企业配套的特色专业,几年来已经为园区提供了6000多名复合型人才,外国人公寓、职工公寓、文化中心、生态商务区、美食一条街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而信用担保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保证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是落户同和的企业纷纷增资扩产,近两年来这个工业园已经有 30多家外资企业增资,增资额超过 8000万美元。 王富军说:“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把同和打造成在华东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汽车产业聚集区,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级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 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法国蒙路可汽车配件公司的落户为同和开启了突破欧美招商的大门。同和人开始到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汽车大国招商。目前,德国、法国、匈牙利、瑞士、美国等几十家知名企业到这里考察,许多新项目中积极推进之中。 王富军表示,未来 3到 5年,同和将把招商的重点从亚太地区向欧美地区转移,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整车生产、精密铸造、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计划引进欧美外商投资企业 50家以上,使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竞争力。 编辑:肖亭 董淼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王先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