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
广西201名优秀选拔生基层挂职10年面临辞退 2009-06-15 09:02
助农村创收致富 选拔生曾健在村里推广种甘蔗,该村仅这项收入近千万元;一镇委书记对选拔生评价总体认可 曾健去的是南泗乡古辣村,“挂职”主任助理。 当时村里没电,还都是平房,曾健提出种甘蔗致富。 “曾健到我们村挂职后,开始推广种甘蔗。过去的村支书思想比较保守,也没文化,曾健时间比较多,宣传和推广基本都是他在做。”村支书赵福海说。 赵福海还说,因为挂职期间表现优秀,村支部发展曾健入了党。 如今,古辣村里甘蔗的年收入近千万元。 “如果不是他推广种甘蔗,我们的生活水平可能还和过去差不多。所以,他在群众中威信很高。”赵福海说。 在陶邓乡计生站,先后有五六名选拔生。单位领导对选拔生的评价则分成两种。 计生站副主任覃龄毅说,他们精通业务,经常下乡做计划生育的思想工作,很辛苦,肯干,付出很多。 该站主任蒙恩的评价则相反,选拔生们经常在加班时候“讲钱”,“他们工作经常讨价还价,要钱才做,还总说不公平,这世界上哪有全部公平的事情?” 该乡一名副乡长认为,“选拔生能力还过得去,但态度很不端正。” 小平阳镇镇委书记黄鸿岩对选拔生的工作评价总体还是认可的。他说,2006年,在他赴任后,镇里还有选拔生19人,每年考核只有一两个不合格。 对于这些选拔生的考核情况,兴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覃永生和人事局副局长黄开伟在接受采访时都说,那是乡镇在统计,他们不清楚。 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下发《关于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组织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每年由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对其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县组织部、人事局复核、备案,年度考核结果作为今后选拔使用的依据。” 十年“挂职”一夕被辞 区人事局副局长黄开伟称,2002年撤县改区后,编制只减不增,“现在没有空余编制给他们” 刚到村里时,曾健觉得自己不是一般村干部,他拿着的是县人事局开的干部介绍信。而3年后,曾健“挂职”期满,关于他的去留,乡政府则没有给予说法。 谭景元也是那批选拔生中的一位。他在桥巩乡挂职。 他说,任期满后,乡里也没有给他说法,而且2002年,乡镇干部的工资逐步上调,而他们的工资却一直停留在510元。 但谭景元认为,政府会给他们一个好的安排,所以也就没离职。 谭景元回忆说,自2004年起,他们开始向区市两级政府反映编制和待遇过低的问题。 2008年9月,兴宾区人事局给出明确答复。 区人事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6月下发的文件,要求所有“村官”与乡镇签订聘用合同。但合同到2010年都不再续签。 “这分明是解聘。”10年前,在小平阳镇“挂职”的选拔生陈建云说。 陈建云熟悉选拔生挂职的各类文件。 他说,根据广西1999年的文件,他们最起码应该被安排到事业单位,享受事业编制。 “这是选拔生们对文件的误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覃永生说。 1999年广西的文件中称,“在所在乡镇机关有编制的前提下,可通过考试等办法择优录用到乡镇机关工作”。 “也就是说,根据文件,可以安排也可以不安排。”覃永生说。 “2002年撤县改区后,我们的编制只减不增,也确实没有空余编制给他们。”6月4日,区人事局副局长黄开伟接受采访时说。 官员亲属优先进编 选拔生调查发现,各乡镇官员2002年前后安排数十名亲属进入事业单位 2008年,选拔生们开始对挂职乡镇的事业单位编制进行调查。 他们发现,2002年前后,各乡镇涉嫌通过不正常渠道直接进入编制的有113人,其中约有半数为基层干部的亲属。 陶邓乡和小平阳镇被举报的人数较多。 陶邓乡共有12人获得事业单位编制,其中原乡干部的亲属有7人,都是官员的妻子、妻弟、兄弟等近亲关系,包括原陶邓乡党委副书记韦祖扬的妻子。 陈小兰,韦祖扬的妻子,曾卖了4年水果,开了两年三轮,2002年,被调进乡农业服务中心,拥有事业单位编制,如今月工资1100元左右。 对此,韦祖扬并不避讳。 现在他是陶邓乡的人大副主席。他承认,是他找到县领导求情,安排妻子进编制。 “我在基层当了20年领导,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韦祖扬说,当时自己一个人养一家四口,经济压力很大。 韦祖扬也承认,当时确实有一些干部家属进了编制,可能是组织照顾。 选拔生们发现,小平阳镇有4名干部家属被安排进了事业单位编制。 她们分别是原镇统战委员黎桂明的妻子,原副镇长覃耀康的妻子,原镇宣传委员黎良宗的妻子,原副镇长覃家标的妻子。 前2人进了小平阳三中。后两人分别进了平东小学和小平阳一中。 在小平阳三中,副校长陈聪介绍,该校在2002年确实接收了两名镇领导的妻子。他们在食堂上班,有编制,月工资1000多元。食堂其他人都是临时工,月工资500元。 “领导安排来的,我们只是被动接受。”陈聪说,在小平阳一中和二中,都安排有领导家属。 选拔生黎武看不过去的是,“很多干部家属,过去是农民或无业人员,学历也就是小学或初中,却被安排进了事业编制。” “这些人进编制,都是领导同意、走了程序的。有时候,这也是基层工作的需要。”兴宾区组织部副部长覃永生和人事局副局长黄开伟接受采访时都这么说。 “当时有空余编制,为什么没有安置这些选拔生,我现在也弄不明白。”6月5日,兴宾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陆金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