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生活中的独龙人
二 20年间生活变化
过去20年间,独龙江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后的主干道公路将常年通车。新的住宅将会逐步投入使用。回想起20年前,一切都是那么迥异。
1990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恒在独龙江做了8个月的植物调研。“当时,人民还不知道使用货币,一般都是物物交换。但是他们信奉绝对公平,甚至在过年时会将猪皮平分给所有人。当时的卫生状况和现在大不一样,当地人基本不知道建厕所,经常在屋后或者路旁就地解决。他们也很少洗澡、洗脸、刷牙。夏天的暴雨就像天然洗浴一样,独龙人也很少打伞,赤脚在雨中忙活是常有的。”
李教授回忆道,在某些村子里,村民们家里只有一件衣服,家里谁要去乡政府就拿出来穿。目前,外地人到独龙江很难适应的一点是洗澡问题,在独龙江乡镇府街道上很难找到一家可以洗澡的宾馆,除非你认识小学的老师可以蹭。
雄当村武装干事孔智觉经常背着干粮和被子去北边的深山里寻找虫篓等名贵草药,每次一去就是一个星期,要在山上吃睡。6月至10月份雨水较少的季节就是孔智觉的黄金时节。他和同伴们为了防止蚂蝗和其他虫子都要绑好绑腿。
“要是被虫子咬了,拔下来时经常脑袋会留在肉里,感染后就要挖掉那块。”
如果孔智觉和同伴失散了,就在树干上刻字,后来的人会写上“你的朋友没有来”或者“他已经回家了”。
随着大多数村子通了公路,摩托车慢慢流行起来。去年,村里开始修建安居房,孔智觉也在工地上打工,每个月能挣2000元。就这样,家里只有一个劳力的也需要存两年才能买得起一辆摩托车。
独龙江人均耕地仅有0.6亩,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村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当李恒在独龙江考察时,父母都从另一家“借”个大孩子来背自己的孩子,等到自家孩子长大了再去帮助对家。现在每人每年分到370斤粮食,但是传统在很多村子里还是保留了下来。
与大多数葬礼不同,李恒回忆说独龙人会笑,而不会哭泣。在他们的意识中,死亡是如此自然的事情,因此也会更淡定。
依据传统,偷盗和抢劫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很多村民外出时经常不锁门。随着外地人的增加,部分道路旁边的门也会上锁。
“和独龙族人生活是一种精神享受,尽管环境确实比较艰苦,”李恒感叹道。
独龙江2004年开通手机信号,今年9月份开通了网络信号。这里,每次只能容纳15人同时通话,后面的就要排队。马库村村民迪艳芳说她需要走路4公里去找信号。“我们不是经常打电话,多数是发短信息。但是这还是进步的象征。”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小水电就为独龙人提供电力。住在江边的村民几家凑钱购买一台发电机。你会发现,一个村子中肯定会有一家整天开着灯,这是测试水轮机正在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