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行长金墉:期待世行和中国的合作更深入、更广泛
金墉母亲是中国文化爱好者、其12岁的儿子也在学汉语
虽然迄今为止只访问过中国三次,新任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却对中国充满了热情。其韩裔的背景、受家庭热爱中国文化的熏陶以及在多个国际机构工作的背景,更使他对在自己任职期间加深世行和中国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说起中国,韩国人总是感觉非常的亲近,韩国文化的很多元素都和中国相近,语言方面,韩语还有些地方是借鉴中国的,” 金墉在最近一次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说到。
11月底,金墉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这是他自7月份上任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其访问的第二个新兴市场。之前,他去过南非。此次访问期间,他到访了北京和四川。
来世行之前,金墉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主管,以及常春藤历史上第一位亚裔校长,他曾经学过中医,这让他很早以前就对中国及其文化产生兴趣。
金墉的母亲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曾经研究过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思想家朱熹,也到过中国。金墉的12岁的儿子也在学习汉语。
“我希望这种背景可以帮助我更好的将世行和中国联系起来,让两者的合作更深入,更广泛,”金墉说到。
金墉的话也许不仅仅是期望。这位世行的第12任行长此次四天的中国之行的结果就已经足以说明这一点。
“我本周在北京的会见和这两天的考察使我体会到,我们有着共同的热情来竭尽全力终结贫困和建立共享繁荣,”金墉在最后一天的记者发布会上这样说到。
金墉到中国的第一天就见证了世行和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项目的签约,双方启动了旨在改善发展成果的“中国-世界银行发展实践知识中心”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国内外专家的合作来帮助中国完善其发展并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同时中心也致力于在中国国内并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成功减少贫困的实用知识。
“新的‘发展实践知识中心’将在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终结贫困和建立共享繁荣的共同使命,”金墉说。
做为“发展实践知识中心”的第一个试点,双方将展开一项致力于帮助中国实现城镇化并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研究。
金墉在此期间与中方就城镇化问题达成了一致。双方同意在世行的帮助下来完成一个关于城镇化的报告。
城镇化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出口形势严峻,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特别提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
“中国在城镇化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世行要做的就是帮助中国总结过往已经获取的经验,并从全世界收集我们认为在这个领域比较成功的经验,最后将其汇总并写入报告里供中国政府参考,”金墉说。
金墉解释说,“这份报告不仅仅对中国是有益的,也是可以供全世界分享的,它可以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
在金墉看来,中国与世行的合作一直是很紧密的。多年来,世行给中国的很多项目提供贷款,并提供技术的支持。最近,世行还完成了一份名为《2030年的中国》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该报告指出,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是中国必须完成新的战略调整, 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